《贺新郎(和翁处静桃源洞韵)》
时间: 2024-12-29 18:38:15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贺新郎(和翁处静桃源洞韵)
作者: 吴潜 〔宋代〕
拍手阑干外。想回头人非物是,不知何世。万事情知都是梦,聊复推迁梦里。也幻出云山烟水。白白红红虽褪尽,尽倡条浪蕊皆春意。时可醉,醉扶起。瀛洲旧说神仙地。奈江南猿啼鹤唳,怨怀如此。三五阿婆涂抹遍,多少残樱剩李。又过雨亭皋初霁。惭愧故人相问讯,但一回一见苍颜耳。谁念我,鹪鹩志。
白话文翻译
在栏杆外拍手,回头一看,人已不再,物也变了,不知这是哪个时代。一切事情都只是梦境,聊聊再在梦中游走。也幻化出云山与烟水。红花白花虽然都已经凋谢,然而春意依然在每一条浪蕊中呼唤。此时可以醉酒,醉得扶起。瀛洲曾被传说为神仙居住的地方,但如今江南的猿啼鹤唳,令我心中怨怀这样。三五个老妇人在涂抹樱花,而多少残樱剩下的李花。又经过雨亭,初晴的时刻。我感到惭愧,老朋友问候,我却只一见苍颜耳。谁来记得我,鹪鹩的志向。
注释
- 阑干:栏杆,指楼台的护栏。
- 万事情知都是梦:万事万物在我看来都只是一场梦。
- 云山烟水:描绘山水的美景,常用来表示梦境的悠远。
- 瀛洲:传说中的一个海上仙岛,象征着理想的生活。
- 猿啼鹤唳:形容凄凉的环境,猿啼与鹤鸣都带有哀伤的意味。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吴潜,字仲华,号东湖,宋代诗人,擅长词作。他的诗词多描写自然景色和人生感悟,风格清新脱俗,情感细腻。
创作背景:此词作于宋代,正值社会动荡、士人多感怀的时期。吴潜通过这首词表达对往昔的怀念、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反映出对理想与现实的冲突。
诗歌鉴赏
《贺新郎(和翁处静桃源洞韵)》是一首充满情感与哲思的词作。开篇拍手阑干,既是对眼前景象的感叹,也是对过往时光的追忆。诗人通过对“人非物是”的感慨,展现了时间的无情与人事的变迁。接下来的“万事情知都是梦”,更是将整首词的情感基调定在一种朦胧的梦境之中,仿佛生活中的一切都只是虚幻的存在。
诗中描绘的云山烟水,白白红红的花朵,虽似乎逝去,但春意依旧在。这一细腻的观察不仅展现了自然的美丽,也反映出诗人内心对生命的热爱与希望。醉酒的描写增添了一层人世的洒脱与淡然,营造出一种超然的境界。
然而,随着江南猿啼鹤唳的出现,情感的基调又转向了凄凉。诗人在与故人相遇时,感受到的只是一种苍老与无奈,令人倍感惆怅。最后一句“谁念我,鹪鹩志”则将整首词推向了高潮,表达出一种孤独的志向与对理想的追求,令人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拍手阑干外:描写在栏杆外的行为,暗示一种情感的发泄。
- 想回头人非物是:回首往昔,发现人事已非,时光流逝带来的无奈。
- 万事情知都是梦:对生活的感慨,认为一切都如梦幻般虚无。
- 聊复推迁梦里:继续在梦中徘徊,表达逃避现实的心态。
- 幻出云山烟水:梦想中的美好景象,象征理想与追求。
- 白白红红虽褪尽:花朵凋谢,但春天的气息依旧存在。
- 尽倡条浪蕊皆春意:在细微的浪蕊中,仍能感受到春天的复苏。
- 时可醉,醉扶起:在特定时刻可以借酒浇愁,寻求解脱。
- 瀛洲旧说神仙地:提及传说中的理想之地,表达对美好生活的渴望。
- 奈江南猿啼鹤唳,怨怀如此:江南的悲鸣使得心灵充满怨恨与惆怅。
- 三五阿婆涂抹遍,多少残樱剩李:描绘衰老的妇女与凋零的花,象征时间的流逝。
- 又过雨亭皋初霁:经历雨后初霁的景象,暗示新的开始。
- 惭愧故人相问讯:在遇见老友时,感到羞愧与无奈。
- 但一回一见苍颜耳:见面时感受到的只是苍老的容颜。
- 谁念我,鹪鹩志:最后的自我反思,孤独而坚定的追求。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生活比作梦境,增强了生活的虚幻感。
- 对仗:如“白白红红”,增强了节奏感和音韵美。
- 拟人:春意在浪蕊中倡唱,使自然更加生动。
主题思想:整首诗歌表达了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以及对理想与现实之间矛盾的思考,流露出对过往的怀念与对未来的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阑干:象征着人生的边界与隔阂。
- 云山烟水:理想与美好的象征,常用于表达诗人的向往。
- 猿啼鹤唳:带有凄凉感的意象,反映出内心的孤独与哀愁。
- 樱花、李花:代表着美好事物的短暂与易逝。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理想之地是哪个?
- A. 瀛洲
- B. 桃源
- C. 蓬莱
- D. 西山
-
诗人感到惭愧是因为:
- A. 没有朋友
- B. 年龄大了
- C. 不知所措
- D. 仅一见苍颜
-
“万事情知都是梦”中“梦”指的是什么?
- A. 真实生活
- B. 虚幻的理想
- C. 诗人的幻想
- D. 过往的记忆
答案:
- A
- D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柳永的《雨霖铃》
诗词对比:
- 吴潜的《贺新郎》与李清照的《如梦令》都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与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但吴潜的作品更加注重人生的孤独与无奈,而李清照则在怀念中透出一丝柔情与坚韧。
参考资料
- 《宋代词人研究》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古诗词名篇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