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江红 其十三 刘长翁右司席上》
时间: 2024-12-29 03:38:37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满江红 其十三 刘长翁右司席上
作者: 吴潜 〔宋代〕
痴霭顽阴,风扫尽安排今夕。便放出一轮金镜,皎然虚碧。
照彻肺肝明似水,是中空洞无他物。倚亭皋搔首问天公,天应识。
人共景,都非昔。君共我,俱成客。且相逢一笑,笙歌箫笛。
老去可怜杯酒减,醉来谩把阑干拍。便明朝烟水挂征帆,还相忆。
白话文翻译
在这迷蒙的夜色中,阴霾笼罩,风将今夜的安排一扫而空。于是放出一轮明亮的月镜,映照在空中,清晰如水。
它照亮了我的心肺,明亮得如同清水,然而内心却空荡荡的没有其他。倚靠在亭子边,搔首问天,天应该知道我的心情。
人与景色,都已不如从前。你我都是过客。我们相聚一笑,共同享受这笙歌箫笛的乐趣。
年老了可怜酒杯渐减,醉来就随意拍打栏杆。明天的烟水将挂起征帆,依然会思念这段时光。
注释
- 痴霭:迷蒙的雾霭。
- 顽阴:顽固的阴云。
- 金镜:指明亮的月亮。
- 肺肝:指心灵或情感。
- 亭皋:指亭子和水边。
- 阑干:栏杆。
典故解析
- 金镜:古代诗歌中常用月亮作为意象,象征清明与孤独。
- 征帆:古代出征或游历,象征离别与思念。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吴潜,字文恭,号听雨,宋代诗人,生于南宋时期,作品多表现出对人生无常的思考和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写。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刘长翁的宴会上,表达了诗人在宴会中对往昔的追忆,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展现了浓厚的离愁别绪。
诗歌鉴赏
《满江红 其十三》以其细腻的情感和独特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诗中“痴霭顽阴”开篇即以迷蒙的景象引入,表现了诗人对环境的敏感和内心的孤寂。接着,通过“便放出一轮金镜”,引入月亮的意象,象征着清晰与明亮,反映出诗人内心的渴望与追求。
随着诗句的发展,诗人开始与自然对话,倚亭皋搔首问天,流露出对命运的无奈与思索。最后几句以对酒的描写结束,既有对青春流逝的感慨,又有对未来的期许,展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希望的交织。
整首诗在情感上既有对过去的追忆,又有对未来的思考,形成了丰富的情感层次。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痴霭顽阴:描绘夜晚的雾霭,表现出一种沉闷的气氛。
- 风扫尽安排今夕:表明计划被打乱,情绪低落。
- 便放出一轮金镜:月亮的出现象征着希望与光明。
- 照彻肺肝明似水:内心的清明与豁达。
- 倚亭皋搔首问天公:与自然对话,表达内心的困惑。
- 老去可怜杯酒减:对时间流逝的感叹。
- 便明朝烟水挂征帆:对未来的期待与思念。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月亮比作金镜,形象生动。
- 拟人:“天应识”赋予自然以人情。
- 对仗:整首诗在结构上对仗工整,增强了节奏感。
主题思想: 整体来看,诗歌反映了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思考,既有对过往的追忆,也有对未来的惆怅与期待,展现了人生的复杂情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月亮:象征着希望与思念。
- 亭子:象征着闲适与思考的空间。
- 酒:象征着生活的乐趣与短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金镜”指的是什么?
A. 太阳
B. 月亮
C. 明镜 -
诗人对未来的态度是怎样的?
A. 绝望
B. 期待
C. 无所谓 -
“倚亭皋搔首问天公”表达了诗人的什么情感?
A. 愤怒
B. 疲惫
C. 困惑
答案:
- B
- B
-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
- 辛弃疾《青玉案·东风夜放花千树》
诗词对比: 吴潜与李清照的作品均展现了对人生的思考与情感的细腻描写,但吴潜更侧重于人与自然的关系,而李清照则更多表达个人情感与离愁。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辞典》
- 《诗词的艺术与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