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伯符》
时间: 2025-01-06 07:50:4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霸略谁堪敌伯符,每开史册想规模。
一千扫众横江去,十七成功自古无。
不分老瞒称猘子,便呼公瑾作姨夫。
君看末命尤奇特,指顾张昭为托孤。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在表达对孙权(孙伯符)的历史成就的钦佩。谁能与孙权的霸业相抗衡呢?每次打开史册,就会想到他的宏伟规模。他带领千军万马横扫江河,成就了历史上无与伦比的伟业。而在历史上,大家都称刘备为“猘子”,却把周瑜称为“姨夫”。你看,孙权的末期命运也是特别的,他在临终之际托付张昭来继承大业。
注释:
- 霸略:指霸主的雄图大略。
- 伯符:孙权的字,意为“伯符”。
- 史册:历史的记载。
- 一千扫众:指孙权的军事力量,能够横扫敌人。
- 十七成功:指历史上少有的成功。
- 老瞒:指刘备,历史上有称他为“猘子”的说法。
- 公瑾:周瑜,孙权的得力助手。
- 托孤:指托付后事。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刘克庄(1187-1269),字梦阮,号东海,南宋诗人,擅长诗词,作品多反映社会现实和历史人物。
创作背景:此诗是在南宋时期创作,反映了对三国时期历史人物的敬佩与思考,尤其是对孙权的霸业和历史地位的认同。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历史人物孙权的描写,展现了对其卓越才华和成就的赞美。开篇的“霸略谁堪敌伯符”直接提出了孙权的伟大,紧接着通过历史叙述的方式,将孙权的成就与历史进行对比,表达出他在历史中的独特地位。诗中提到的“老瞒”和“公瑾”不仅仅是对历史人物的称谓,更是对其历史角色的深刻理解,展现出诗人对历史的透彻把握。
整首诗在意象上运用了许多历史典故,展现出诗人丰富的历史知识和深厚的文化底蕴。特别是在结尾部分,诗人提到的“托孤”更是让人感受到孙权在历史洪流中的孤独与责任。这首诗不仅仅是对孙权的赞美,更是对历史的思考与反省,深刻而富有哲理。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霸略谁堪敌伯符:开篇即表明孙权的霸业无人能敌。
- 每开史册想规模:每次翻开历史书籍,都会想到他的宏伟成就。
- 一千扫众横江去:他带领千军万马,成功扫荡敌军。
- 十七成功自古无:他的成就自古以来都无人能比。
- 不分老瞒称猘子:历史上人们称刘备为“猘子”,表现出对他的轻视。
- 便呼公瑾作姨夫:周瑜被称为“姨夫”,显示出他与孙权的亲密关系。
- 君看末命尤奇特:你看,孙权的末期命运也是极为特别的。
- 指顾张昭为托孤:他在临终时将大业托付给张昭,表现出孙权的责任感。
修辞手法:
- 比喻:用“猘子”来形容刘备,表现出对其的轻蔑。
- 对仗:全诗在结构上形成对称,增强了节奏感。
- 夸张:通过“无人能敌”强调孙权的伟大。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对孙权的历史成就的赞美,表达了对历史人物的敬仰之情,同时也反映了历史的无情与个体的渺小。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霸略:代表政治权谋。
- 史册:象征历史的记载与传承。
- 千军万马:象征军事力量与成就。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谁被称为“猘子”? a) 孙权
b) 刘备
c) 周瑜 -
“托孤”指的是哪位历史人物? a) 张昭
b) 刘备
c) 孙权
答案:
- b) 刘备
- c) 孙权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蜀相》:同样描写历史人物的诗作,展现了对历史的感慨。
- 李白《侠客行》:表现英雄豪情和历史人物的气魄。
诗词对比:
- 刘克庄的《孙伯符》与杜甫的《蜀相》都描绘了历史人物的成就,但刘克庄更专注于孙权的个人魅力及其在历史长河中的地位,而杜甫则更多表现出对历史的感慨与对英雄的怀念。两者在情感基调和表现手法上各具特色。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三百首》
- 《三国演义》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