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晚春
作者: 陆游 〔宋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世事纷纷不足论,
流年去似海涛翻。
莫因齿发悲残景,
且喜柴荆是故园。
千里桑麻无旷土,
数家鸡犬自成村。
邻翁过我夸秧信,
雨后春泥一尺浑。
白话文翻译:
世间的事情纷繁复杂,谈论起来没有意义;时光如同海浪般奔腾而去。不要因为牙发已白而感伤于衰老的景象;且喜眼前的柴荆是我的故乡。千里之外的桑麻田地没有荒地,几户人家鸡犬相伴自成一个小村。邻家的老人路过我这里,夸赞我秧苗长势良好,雨后的春泥浑厚而丰沛。
注释:
- 纷纷: 形容事情复杂而多。
- 流年: 形容时光的流逝。
- 莫因: 不要因为。
- 齿发: 牙齿与头发,指年老的迹象。
- 柴荆: 指家中的柴火和荆棘,象征朴素的生活。
- 桑麻: 指桑树和麻草,象征农村的农作物。
- 鸡犬: 指家禽和狗,象征家乡生活的宁静和安稳。
- 夸秧信: 指夸赞秧苗生长得好。
- 雨后春泥: 雨后春天的泥土,意味着肥沃和丰饶。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南宋著名诗人,文学家。他一生经历了国家的沦亡与复兴,创作了大量反映自己对国家、人生及故乡情感的诗作。陆游的诗风豪放,常以质朴的语言表达深沉的情感。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晚春时节,诗人对流逝的时光有所感慨,同时又对故乡的田园生活充满了热爱与欣慰。诗中蕴含了对生活的珍惜与乐观的态度,即使年华已逝,也要欣赏眼前的美好。
诗歌鉴赏:
《晚春》是一首充满哲理与人文关怀的诗作。诗人在面对世事纷繁时,选择不去过多关注那些令人心烦的事,而是将目光投向身边的自然与故乡的生活。这种选择体现了陆游作为诗人的成熟与智慧。诗中“流年去似海涛翻”的比喻形象地描绘了时间的急速流逝,给人以强烈的时间感。接着,诗人用“莫因齿发悲残景”来劝诫自己,不必因年老而感伤,反而应当珍惜与享受当下的生活。
接下来的几句描绘了诗人所处的田园生活,展现出一种宁静而和谐的乡村画卷。诗中提到的“千里桑麻无旷土,数家鸡犬自成村”不仅描绘了农村的丰饶与安宁,也突显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最后,邻翁的夸赞更是增添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希望。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悠远,既有对生活的哲思,又有对故乡的眷恋,展现了陆游深厚的诗人情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世事纷纷不足论: 世间的事情复杂,没什么好谈论的。
- 流年去似海涛翻: 时光流逝如同海浪翻滚。
- 莫因齿发悲残景: 不要因为牙齿和头发的衰老而感到悲伤。
- 且喜柴荆是故园: 但愿意于眼前的柴火与荆棘,它们是我故乡的象征。
- 千里桑麻无旷土: 千里之外的桑麻田地一片繁茂,没有荒地。
- 数家鸡犬自成村: 几家人家,鸡犬相伴,形成一个小村落。
- 邻翁过我夸秧信: 邻居的老人路过这里,夸赞我的秧苗长势良好。
- 雨后春泥一尺浑: 雨后的春泥丰厚而滋润。
修辞手法:
- 比喻: “流年去似海涛翻”生动描绘了时间的流逝。
- 对仗: “千里桑麻无旷土,数家鸡犬自成村”形成了美妙的对称结构。
- 排比: 多次使用“莫因”、“且喜”增强了情感的表达。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人生的豁达与对故乡的热爱。尽管时光流逝,生命进入衰老阶段,但诗人选择了珍惜当下的宁静与美好,表达出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柴荆: 象征朴素与生活的根基。
- 桑麻: 代表丰收与农村的安宁。
- 鸡犬: 象征生活的宁静、和谐与亲密。
这些意象不仅描绘了诗人眼中的乡村风光,也反映了他对这种生活状态的向往与珍视。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流年去似海涛翻”是用来形容什么的?
A. 时间的流逝
B. 乡村的生活
C. 自然的变化
D. 人际关系 -
诗人选择“不因齿发悲残景”,这表达了他对什么的态度?
A. 对衰老的接受
B. 对生活的绝望
C. 对财富的追求
D. 对昔日的怀念 -
“千里桑麻无旷土”表达了对故乡的什么情感?
A. 失望
B. 自豪
C. 忧伤
D. 忽视
答案:
- A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望》 by 杜甫: 同样描绘了自然景色与生活情感的结合。
- 《田园诗》 by 王维: 表达了对田园生活的热爱与向往。
诗词对比:
- 陆游《晚春》 vs 杜甫《春望》: 陆游的诗更加注重个人对生活的乐观态度,而杜甫则更显忧国忧民之情,反映了诗人不同的生活境遇和情感。
参考资料:
- 《陆游诗文集》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宋代文学概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