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石桥路林木蓊郁但闻涧声潺潺忽惊湍飞雹骇》

时间: 2025-01-01 17:49:16

略彴微分碧玉湾,杖藜穿破郁蓝天。

山深草木春无路,时有藤花一树妍。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入石桥路林木蓊郁,
但闻涧声潺潺。
忽惊湍飞雹骇,
何处不堪愁难。

白话文翻译

走进石桥路,林木郁郁苍苍,
只听见山涧水流潺潺。
突然被湍急的水流和飞来的冰雹吓到了,
在这儿何处能承受这样的愁苦呢?

注释

  • 入石桥路:走入石桥所通的道路。
  • 林木蓊郁:林木茂密、苍翠的样子。
  • 涧声潺潺:山涧流水声细微流畅。
  • 忽惊:突然受到惊吓。
  • :指水流急促的样子。
  • 飞雹:指冰雹飞来,造成惊吓。
  • 愁难:指忧愁和困难。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徐大受,宋代诗人,生活在北宋时期。他的诗风以清新自然著称,常描绘山水田园的美景,并寄托个人情感。其作品多表现对自然的热爱与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徐大受游历山水时,受到自然景色的启发。诗人通过描写自然的变化和自身的感受,表达了对生活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山水景色,传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以及生活中的感慨。开头的“入石桥路林木蓊郁”给人一种清新的感觉,仿佛置身于一片茂密的林间小道,周围的景色令人心旷神怡。然而,随着“但闻涧声潺潺”的转折,诗人将读者的注意力引向那涓涓细流,将自然的宁静与后面的惊吓形成鲜明对比。接下来,突如其来的“湍飞雹骇”使得原本的宁静被打破,展现了自然的无常与不可预测,诗人在惊讶与恐惧中感受到一种无奈与忧愁。最后一句“何处不堪愁难”,则引发了对生活困境的思考,似乎在感叹人生的艰辛与无奈。整首诗在描绘自然美景的同时,深刻地反映了人对环境的感知与内心的情感波动,具有强烈的对比与情感张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入石桥路林木蓊郁:描绘了进入石桥的路上,周围的林木茂盛,营造出一种幽静的自然环境。
  2. 但闻涧声潺潺:虽然身处美景之中,却只听见山涧的流水声,暗示着一种孤独感。
  3. 忽惊湍飞雹骇:突发的冰雹打破了宁静,形成了强烈的对比,表现了自然的威力与不可预测性。
  4. 何处不堪愁难:表达了对生活困境的感慨,似乎在问:在这样艰难的环境中,哪里能承受得住愁苦呢?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自然景象与内心情感对比,形成强烈的冲突。
  • 拟人:通过“涧声潺潺”,使得流水生动形象。
  • 对仗:整首诗在结构上较为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象及其突发变化,反映了人对自然环境的感知与内心的情感波动,表达了对生活困境的深刻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石桥:象征着人与自然的连接。
  • 林木:代表自然的生命力与生机。
  • 涧水:象征着生命的流动与转瞬即逝。
  • 飞雹:象征着突如其来的困扰与挑战。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涧声潺潺”所描述的是什么?

    • A. 轻快的虫鸣
    • B. 水流的声音
    • C. 风吹的声音
    • D. 鸟叫声
  2. “忽惊湍飞雹骇”中的“湍”指的是什么?

    • A. 急流
    • B. 平静
    • C. 冰雹
    • D. 雪花
  3. 诗人通过自然景象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 A. 喜悦
    • B. 愁苦
    • C. 激动
    • D. 期待

答案

  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登高》:杜甫
  • 《春夜喜雨》:杜甫

诗词对比

  • 《登高》与本诗均描绘了自然景象,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感慨。杜甫的《登高》侧重于人生的无奈和愁苦,而徐大受的诗则更强调自然的不可预知性与人情的脆弱。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诗词品读与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