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萨蛮》

时间: 2025-01-08 23:26:33

繁花飞尽春将去。

垂杨暗碧迷归路。

好梦最难醒。

绿窗烟月明。

鬓云朝矮堕。

镜里眉双锁。

罗袖泪痕殷。

春残人未还。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菩萨蛮
作者: 黄侃 〔近代〕

繁花飞尽春将去。
垂杨暗碧迷归路。
好梦最难醒。
绿窗烟月明。
鬓云朝矮堕。
镜里眉双锁。
罗袖泪痕殷。
春残人未还。


白话文翻译:

春天的繁花已经凋零,春天即将过去。
垂柳在暗碧之中,迷失了归路。
美好的梦境最难醒来。
绿窗外,烟雾缭绕,月光明亮。
鬓发微微凌乱,早晨的光影让人感到沮丧。
镜子中映出的是双眉紧锁的愁苦。
罗袖上留下了泪痕,显得格外殷切。
春天已然过去,人却还未归来。


注释:

字词注释

  • 繁花:盛开的花朵,象征春天的美好。
  • 垂杨:指垂柳,常用来象征柔美和思念。
  • 好梦:美好的梦境。
  • 绿窗:指窗外的绿色景象。
  • 鬓云:形容头发,暗指愁苦和忧伤。
  • 罗袖:细腻的衣袖,常用来表现女子的柔美。
  • 泪痕殷:泪水留下的痕迹,表现悲伤。

典故解析: 本诗涉及春天和梦境的意象,反映了诗人对流逝时光的感慨与思念。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黄侃(1885-1935),字子华,号秋水,近代汉学家、诗人,擅长古典诗词,学识渊博,尤其在文学和哲学领域有很高的造诣。他的诗风典雅,常以情感细腻著称。

创作背景: 《菩萨蛮》创作于黄侃身处动荡的时代,个人生活与社会环境的压力促使他对春天的流逝和梦境的追忆产生深刻的思考。


诗歌鉴赏:

《菩萨蛮》是一首充满感伤与惆怅的词作,黄侃通过细腻的描绘,将春天的美好与流逝的时光紧密联系在一起。开篇“繁花飞尽春将去”便让人感受到春天的短暂与转瞬即逝。繁花的凋零不仅是一种自然现象,更象征着美好时光的消逝,唤起读者内心的惆怅。

接下来的描写中,垂杨和归路的迷失,生动地传达出一种无助与迷茫的情感。即使是“好梦”,在春残之际也显得难以醒来,显示出梦与现实之间的隔阂。整首诗的意象交织,情感深邃,具有很强的画面感和感染力。

在诗的后半部分,鬓云与眉锁的描写,展现出一种细腻的愁苦和对往昔的追忆,增添了诗的情感深度。罗袖上的泪痕则是情感的具象化,强烈地传达出一种思念与无奈。结尾处“春残人未还”,不仅反映了时间的无情,也暗示着对未来的迷惘和对过往的深切怀念。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繁花飞尽春将去:春天的花朵已然凋零,春天也即将结束,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2. 垂杨暗碧迷归路:垂柳在暗影中,代表着迷失的归路,象征着内心的迷茫。
  3. 好梦最难醒:美好的梦境总是难以醒来,暗示现实的无奈与梦境的美好对比。
  4. 绿窗烟月明:窗外的绿意与明亮的月光,形成了一种宁静而又隐秘的氛围。
  5. 鬓云朝矮堕:早晨的光线使鬓发显得凌乱,描绘出一种失落的状态。
  6. 镜里眉双锁:镜中映出的愁苦眉头,象征着内心的烦恼与忧愁。
  7. 罗袖泪痕殷:罗袖上的泪痕加重了情感的厚度,表现出深切的悲伤。
  8. 春残人未还:春天已然逝去而人却未归,传达了对离去者的思念与惆怅。

修辞手法: 本诗运用了比喻(“鬓云”指代头发)、拟人(“春残”赋予春天以情感)、对仗(“泪痕殷”与“眉双锁”)等多种修辞手法,表现出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通过对春天的追忆与对离去者的思念,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调动了读者的情感共鸣。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繁花:象征着美好与短暂,代表了春天的生机。
  • 垂杨:象征着柔美与思念,常见于古典诗词中。
  • 绿窗:象征着希望与宁静的生活环境。
  • 泪痕:象征着悲伤与思念,透露出情感的脆弱。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繁花”象征着什么?

    • A. 时间的流逝
    • B. 美好的春天
    • C. 生命的短暂
    • D. 以上皆是
  2. 填空题:诗中“镜里眉双锁”中的“眉双锁”指代的是____。

  3. 判断题:诗中表现出对春天的惋惜和对离去者的思念。(对/错)

答案

  1. D
  2. 愁苦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望》:杜甫
  • 《临江仙》:李清照

诗词对比: 黄侃的《菩萨蛮》和李清照的《临江仙》都通过自然景象表达个人情感,前者更侧重于对春天流逝的感慨,而后者则描绘了对过往恋情的深刻思念。两者在情感细腻度上都展现了女性特有的柔情与细腻,值得对比分析。


参考资料:

  • 《黄侃诗文集》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现代诗词流派与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