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菩萨蛮·古意
作者: 吴玉如 〔近代〕
韶光只媚新桃李。
春风只恋阳关里。
步稳数驼铃。
天山千丈冰。
黄河天上道。
道上枯黄草。
朝雪暮云平。
全无些子晴。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光阴只喜爱新开的桃李花,春风只偏爱阳关的景色。走在路上,听见驼铃声稳稳地响起,天山上冰雪覆盖千丈。而那黄河仿佛在天上流淌,路边枯黄的草丛一片萧条。早晨的雪与傍晚的云交相辉映,却一点晴天的迹象都没有。
注释
字词注释:
- 韶光: 美好的时光。
- 桃李: 桃花和李花,此处象征青春与美好。
- 阳关: 古代一个著名的关口,象征着温暖与生机。
- 驼铃: 驼背上的铃铛声,常用来描绘西域的景象。
- 天山: 中亚的一座大山,象征高远与冰雪。
- 黄河: 中国的母亲河,象征着历史与文化。
- 枯黄草: 形容荒凉的景象。
- 朝雪暮云: 形容早晨的雪和傍晚的云彩。
典故解析:
诗中提到的“阳关”与“黄河”,均是中国古代文化中重要的地理标志,阳关在古代是通往西域的要道,而黄河则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驼铃则让人联想到西域的骆驼队,暗示着广阔的天地与人文交融。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吴玉如(1870-1944),近现代女诗人,生于江苏,后居于上海。她的诗词多表达对家国的热爱、对人生的思考,风格清新自然,常用女性的视角描绘生活的细腻与深远。
创作背景:
这首词创作于晚清民初之际,国家动荡、社会变革,诗人以自然景象抒发对时光流逝和生活的感慨,体现出一种对美好往昔的怀念与对未来的思索。
诗歌鉴赏
《菩萨蛮·古意》以清新的自然意象和细腻的情感描绘了诗人对光阴流逝的感慨。诗开篇通过“韶光只媚新桃李”表达了对青春的留恋,桃李花的娇艳与生命力象征着美好的年华。接着,“春风只恋阳关里”一句将春风的温暖与阳关的美好结合,展现了对生命中温暖瞬间的珍视。
而后几句“步稳数驼铃”、“天山千丈冰”则引入了壮丽的自然景观,显示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渴望与对辽阔天地的向往。黄河的描写不仅展现了地域的广阔,也隐含了历史的沉重感,诗人在此处感受到的是一种生命的流转与时间的消逝。
整首诗以“朝雪暮云平,全无些子晴”收尾,末句的“全无些子晴”带来一种淡淡的忧伤,呈现出诗人对阴云密布、缺乏阳光的生活状态的无奈感。这种对比与转折,使得整首诗在温暖与凉意之间形成鲜明的对照,突显出诗人复杂的内心世界。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韶光只媚新桃李”:描绘春天的桃李花,象征着青春的美好。
- “春风只恋阳关里”:春风偏爱阳关的景色,表现出对温暖时光的留恋。
- “步稳数驼铃”:走路时听到驼铃声,暗示西域的异域风光与宁静。
- “天山千丈冰”:描绘天山的高大与冰雪覆盖,寓意一种冷峻的美。
- “黄河天上道”:黄河如同天上的一条大路,象征着历史与文化的流动。
- “道上枯黄草”:路边的枯草,显得荒凉,反映出一种失落感。
- “朝雪暮云平”:早晨的雪和傍晚的云相映,展现出一天的变幻。
- “全无些子晴”:最后一句的无晴感,带来一种悲凉与失落。
修辞手法:
- 比喻: “黄河天上道”,将黄河比喻为天上的道路,增强了诗句的视觉效果。
- 对仗: 诗中多处使用对仗,如“朝雪暮云”,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意象: 诗中不同的自然意象,如“桃李”、“驼铃”、“天山”,构成了诗人内心的丰富情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主要表现出对青春的怀念和对现实的思考。通过描绘自然景象,诗人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留恋,同时也流露出对现状的忧虑与无奈。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桃李: 象征青春与生命力,寓意着美好的回忆。
- 阳关: 代表温暖与希望,体现出一种对美好时光的追忆。
- 驼铃: 代表西域风情,暗示着对广袤天地的向往。
- 天山: 高远、冰冷,象征着无尽的追求与理想。
- 黄河: 文化与历史的象征,连接着中华民族的精神。
- 枯黄草: 代表荒凉与失落,反映现实的无奈。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韶光只媚新桃李”中的“韶光”指的是什么?
A. 夕阳
B. 美好的时光
C. 春天 -
诗中提到的“阳关”象征着什么?
A. 冷酷
B. 温暖与生机
C. 荒凉 -
诗的最后一句“全无些子晴”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开心
B. 失落
C. 平静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望》:杜甫
- 《浪淘沙·北戴河》:毛泽东
- 《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
诗词对比:
- 《春望》与《菩萨蛮·古意》在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上有相似之处,但后者更侧重自然景象与内心情感的结合。
- 《江城子·密州出猎》则在豪情壮志的表达上与吴玉如的细腻情感形成鲜明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辞典》
- 《现代诗人的心声:吴玉如的作品分析》
- 《诗词的美学与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