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题吴仁杰架阁玩芳亭》
时间: 2025-01-04 07:40:05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寄题吴仁杰架阁玩芳亭
作者:杨万里
洞庭波上木叶脱,
巫山宅前野花发。
子规啼杀不见人,
空令千载忆灵均。
春兰九畹百亩蕙,
自荣自落谁能佩。
泽国东山最上头,
有客玩芳杜若洲。
扁舟夜上人鮓瓮,
手掇骚人众芳种。
皈来梦到阆风台,
灵均花草和露栽。
寄言众芳未要开,
更待诚斋老子来。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洞庭湖上树叶飘落的情景,以及巫山前野花盛开的情景。杜鹃鸟啼叫得令人心碎,仿佛没有人能够见到它。这样的景象使人空自怀念千年之前的灵均。春兰的花畹和百亩的蕙草,各自绽放和凋谢,谁又能够佩戴它们呢?东山在泽国中高耸入云,有客人在芳香的杜若洲游玩。小舟在夜晚慢慢驶上岸边,手中采摘着骚人的芳草。归来时梦到阆风台,灵均的花草沾着露水栽种。寄语那些花草,不要急于开放,等着诚斋的老子来。
注释
- 洞庭波:指洞庭湖的波浪,象征水的广阔。
- 木叶脱:树木的叶子脱落,象征秋天的来临。
- 子规:杜鹃鸟,常被用来象征悲伤。
- 灵均:指的是古诗人庾信,因其作品常与自然景色相关联。
- 春兰九畹:形容春天的兰花,意在赞美自然之美。
- 诚斋:指的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因其诗作常常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杨万里(1180年-1250年),字廷秀,号阮亭,南宋时期的著名诗人,擅长诗、词、文,其作品多描绘自然风光,情感细腻,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杨万里晚年,正值南宋时期,社会动荡而诗人渴望归隐于自然,诗中流露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
诗歌鉴赏
杨万里的《寄题吴仁杰架阁玩芳亭》是一首充满自然美感的诗作,诗中通过具体的自然景象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和人事变迁的感慨。开头的描写引入了洞庭湖的秋意,通过“木叶脱”反映出季节的变迁,营造出一种萧瑟的氛围。紧接着提到的“子规啼杀不见人”,则通过杜鹃的悲鸣和无人的寂静,进一步强化了诗中若有所失的情愫。
诗中提及的“灵均”,不仅是对历史人物的怀念,更是对过往美好时光的追忆。随着描绘的深入,诗人把视线转向了自然中的春兰与百亩蕙,展现出自然的生生不息和自我繁衍的力量。后半部分则通过对“泽国东山”的描写,表达了对游人的邀请和对自然之美的赞美。诗中“扁舟夜上”的意象,传达出一种静谧而富有诗意的画面。
整首诗流畅自然,既有对过去的感怀,也有对当下自然的热爱,表现出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对生活的热情。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洞庭波上木叶脱:描写秋天的洞庭湖,树叶纷纷落下,暗喻时光流逝。
- 巫山宅前野花发:巫山前的野花盛开,展示自然的美丽与生命力。
- 子规啼杀不见人:杜鹃鸟在啼叫,象征着悲伤与思念,却无人回应。
- 空令千载忆灵均:虽然时光已逝,却仍怀念古人灵均的情怀。
- 春兰九畹百亩蕙:春兰与蕙草的绽放,象征着生命的繁荣与美丽。
- 自荣自落谁能佩:花草自有其荣枯,谁又能将其佩戴在身。
- 泽国东山最上头:东山在泽国中高耸,是游人游玩的好去处。
- 有客玩芳杜若洲:有客人来此欣赏杜若洲的芳香。
- 扁舟夜上人鮓瓮:小舟在夜晚驶来,描绘一幅宁静的夜景。
- 手掇骚人众芳种:手中采摘骚人的芳草,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
- 皈来梦到阆风台:归来的梦里,想到阆风台的美丽。
- 灵均花草和露栽:灵均的花草沾着露水,象征着对古人的怀念与自然的结合。
- 寄言众芳未要开:对花草说,暂时不要开放,留待更美好的时刻。
- 更待诚斋老子来:期待白居易的到来,将带来新的生机。
修辞手法:诗中运用了丰富的修辞手法,如比喻(“子规啼杀”)、拟人(“自荣自落”)等,使诗句更具表现力和感染力。
主题思想:诗歌表现了对自然的热爱、对过去的怀念,以及对未来的期盼,展现出一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想境界。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洞庭波:象征广阔与宁静的水面。
- 木叶:代表自然的变化与时间的流逝。
- 子规:象征悲伤与思念。
- 春兰、蕙草:代表生命的繁荣与美丽。
- 杜若洲:象征自然之美的游乐场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下列哪个意象出现在诗中? A. 雪山
B. 杜鹃
C. 海洋 -
诗中提到的“灵均”指的是哪个历史人物? A. 白居易
B. 庾信
C. 李白 -
诗中提到的“众芳未要开”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A. 急于开放
B. 期待未来
C. 不在乎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将进酒》
- 杜甫《春望》
-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 李白与杨万里的作品都描绘了自然景色,但李白的诗歌多表现豪放与奔放,而杨万里的诗则更显细腻与温柔。
- 杜甫的作品多关注社会现实,表现忧国忧民的情怀,而杨万里则更多地沉浸于自然之美,体现出个人的情感与思考。
参考资料
- 《宋代诗人杨万里研究》
- 《中国古代诗词选读》
- 《诗词的意象与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