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龙吟·儿童不识樗翁》
时间: 2025-01-17 09:48:54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水龙吟·儿童不识樗翁
作者:刘克庄 〔宋代〕
儿童不识樗翁。挽衣借问年今几。
少如彦国,大如君实,披襟高比。
德业天渊,有些似处,须眉而已。
愿老身无事,小车乘兴,名园内行窝里。
做取出关周史。莫做他下山园绮。
从人谤道,是浮丘伯,是庚桑子。
背伛肩高,幅巾藜杖,敞袍穿履。
向画图上面,十分似个,见端门底。
白话文翻译
儿童不识樗翁(樗翁是指樗树和其象征的隐士),我挽着衣袖向他询问今年的年纪。
他年少如彦国(指汉朝的彦国少年),年长如君实(指汉代的君子),披着衣襟高昂着。
他的品德与事业宛如那天和深渊,虽然有些相似,然而只是须眉而已。
我希望自己无所事事,小车随兴而行,游览名园的巢穴。
希望能从中取出《关周史》(古代的历史),不要再做他下山的华丽园林。
人们谤言说他像浮丘伯(隐士),像庚桑子(隐士),
背部微驼肩高,手持藜杖,穿着敞开的袍子和鞋子。
他在画图上看起来,似乎是个真正的老者,走到端门底就显现出来。
注释
- 樗翁:指樗树和隐士,象征隐逸的生活。
- 彦国:指汉代的一个年轻的才子,象征年轻的才华。
- 君实:指汉代的君子,这里用来形容成熟的男子。
- 德业天渊:形容品德和事业非常高深。
- 关周史:古代的历史文献,指一种追溯历史的渴望。
- 浮丘伯、庚桑子:都是古代隐士的代称。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克庄(1187年-1269年),字景孟,号雪堂,南宋诗人、词人。他的作品风格雄浑,常以豪放激昂的情感表达对社会的关怀和对人生的思考。他的词作多反映出对历史的感悟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创作背景
《水龙吟·儿童不识樗翁》创作于南宋时期,正值国家动荡、社会变革之际。诗人在此背景下,借樗翁的形象表达了对隐士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历史的反思与追求。
诗歌鉴赏
这首词通过“儿童不识樗翁”引入,表现了作者对隐士生活的思考。在儿童的目光中,樗翁似乎是一个陌生而无名的人物,但他却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和历史。樗翁的形象既是对隐士的尊重,也是对当时社会功利主义的反思。接下来,作者以“挽衣借问年今几”引发对时间的思考,突显出隐士的超然与与世无争。
词中通过对比“少如彦国,大如君实”,展现出不同年龄段的才华与品德,反映了人对年岁与成就的追求。在“德业天渊,有些似处,须眉而已”中,隐士的品德和事业被比作浩瀚的深渊,虽有相似但不及真正的高深,展现了对自身的谦逊和对理想的追求。
最后,作者表达了自己希望无事可做的愿望,愿乘小车游历名园,象征着向往自由与世外桃源。他通过“莫做他下山园绮”,表达了对浮华世界的拒绝,渴望回归淳朴的生活。这首词不仅展现了诗人对隐士生活的向往,也反映了对社会功利主义的批判。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儿童不识樗翁:儿童对樗翁的陌生,象征对隐逸生活的不理解。
- 挽衣借问年今几:表现出对时间流逝的关注与感慨。
- 少如彦国,大如君实:对不同年纪的才子进行比较,反映社会对年轻才华的重视。
- 德业天渊,有些似处,须眉而已:强调品德与事业的重要性,虽有相似却不及真正的深厚。
- 愿老身无事,小车乘兴,名园内行窝里:表达了对闲适生活的向往。
- 做取出关周史:希望追溯历史,反映出对历史文化的热爱。
- 莫做他下山园绮:拒绝浮华,渴望回归自然。
- 从人谤道,是浮丘伯,是庚桑子:描绘隐士的形象,展现社会对隐士的误解。
- 背伛肩高,幅巾藜杖,敞袍穿履:细致描绘隐士的外貌,反映其清贫与洒脱。
- 向画图上面,十分似个,见端门底:隐士的真实形象在画中再现,暗示着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不同人物的对比,突出隐士的独特性。
- 比喻:将隐士的德业比作深渊,增强意象的深度。
- 排比:使用排比句式,增强语势,丰富节奏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隐士生活的向往,反映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思考与批判,展现了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樗翁:象征隐士,代表追求内心安宁与自在的生活。
- 小车:象征自由与悠闲。
- 名园:象征理想中的生活环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樗翁象征什么?
- A. 名利
- B. 隐士生活
- C. 富贵
- 诗中提到的“彦国”和“君实”分别代表什么?
- A. 年轻与年长的才华
- B. 文人和武人
- C. 诗人和画家
- 作者希望自己过什么样的生活?
- A. 忙碌的职场生活
- B. 悠闲自在的隐逸生活
- C. 奢华的富贵生活
答案
- B. 隐士生活
- A. 年轻与年长的才华
- B. 悠闲自在的隐逸生活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饮酒·结庐在人境》-陶渊明
- 《江雪》-柳宗元
诗词对比
- 陶渊明的隐逸诗与刘克庄的隐士描写,均体现了对自然与内心平静的追求,但陶渊明更偏向于田园生活的具体描绘,而刘克庄则更关注隐士的社会地位与形象的反思。
参考资料
- 《宋词选》《古诗词鉴赏》《中国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