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锯解令 春暮有感》
时间: 2025-01-01 12:04:01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锯解令 春暮有感
作者:卢蕴真 〔清代〕
朝来几点催花雨。
早柳絮风前乱舞。
瑶筝试理十三弦,
漫弹出闲愁无数。
呢喃燕语。
多少离怀待诉。
玳梁未改旧巢存,
却为底飞来又去。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今天早上来了几场催促花开的细雨,
早春的柳絮在风中纷纷扬扬地舞动。
我在试着理顺瑶筝上的十三根弦,
无意间弹出无数的闲愁。
燕子的呢喃声中,
有多少离别的愁苦等待诉说。
玳瑁的梁上,旧巢仍然保留着,
却不知道为何又飞来又去。
注释
字词注释:
- 催花雨:催促花开的细雨。
- 柳絮:柳树的絮状花絮,春天时随风飘舞。
- 瑶筝:一种古代的乐器,音色清脆悦耳。
- 漫弹:随意地弹奏。
- 呢喃:轻声细语,多指鸟儿的叫声。
- 离怀:离别的愁苦。
- 玳梁:指的是一种鸟类(玳瑁),或指用玳瑁做的装饰。
典故解析:
- 瑶筝:在古代诗歌中常用来比喻音乐的美好,也象征着心情的表达。
- 燕语:燕子春天归来,象征着春天的到来和生命的延续。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卢蕴真,清代诗人,生于文化繁荣的时代,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作品多以自然景物和人情世态为题材,语言清新,情感真挚。
创作背景:
《锯解令 春暮有感》创作于春天,诗中透出对春天的感慨与对离别情绪的思考。春天是万物复苏的季节,诗人通过描绘春雨、柳絮和燕子,引发对往事的回忆与思考。
诗歌鉴赏
《锯解令 春暮有感》以春天的景色为背景,蕴含着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离别情感的深切体悟。开篇以“朝来几点催花雨”引入,让人感受到春雨的温柔和生命的复苏。接着借助“早柳絮风前乱舞”描绘了春天的生机与活力,柳絮随风飘舞,仿佛在诉说着春的故事。
在描绘景色的同时,诗人转向内心世界,“瑶筝试理十三弦,漫弹出闲愁无数”,瑶筝的音调与心灵的感受相结合,表达了因春天而生的情愫与无尽的愁绪。燕子的呢喃声更是增强了这种情感的深邃,“多少离怀待诉”道出了对离别的伤感,令人感同身受。
最后一句“玳梁未改旧巢存,却为底飞来又去”,通过讲述燕子旧巢的存在,象征着一种留恋与无奈。这种对旧时光的追忆与对未来的不安交织在一起,使整首诗情感深厚,意象丰富,展现了春天的美丽与内心的忧伤,给人以深刻的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朝来几点催花雨。
- 早晨的细雨轻轻洒落,仿佛在催促花开,表现出春天的气息。
-
早柳絮风前乱舞。
- 柳树的花絮在春风中飞舞,营造出一种生动的春景。
-
瑶筝试理十三弦,
- 诗人尝试调整瑶筝的弦,象征着对美好音乐的追求。
-
漫弹出闲愁无数。
- 随意弹奏的曲调中流露出无数的愁绪,表达内心的情感。
-
呢喃燕语。
- 燕子的叫声轻柔,带来春天的气息。
-
多少离怀待诉。
- 充满离愁的心情等待倾诉,展现了内心的孤寂。
-
玳梁未改旧巢存,
- 旧巢依然存在,象征着过去的记忆依旧鲜明。
-
却为底飞来又去。
- 燕子不断飞来飞去,暗示着离别与重聚的无常。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春雨比作催花的力量。
- 拟人:柳絮在风中“乱舞”,赋予自然以生命。
- 对仗:如“飞来又去”,形成节奏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春天的景象,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追忆和对离别的感慨,体现了诗人内心的忧伤与对生命流转的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春雨:象征着生命的复苏与希望。
- 柳絮:代表着春天的柔情与变化。
- 瑶筝:象征着音乐与情感的表达。
- 燕子:象征着归来与离别,反映了人生的无常。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本诗的主题主要是什么?
A. 离别的愁苦
B. 春天的景象
C. 音乐的美好
D. 以上都是 -
“瑶筝试理十三弦”中“十三弦”指的是什麼?
A. 一种乐器的特定弦数
B. 象征着复杂的情感
C. 春天的时间段
D. 一种传统节日 -
诗中提到的“呢喃燕语”主要是指什么?
A. 燕子的叫声
B. 春风的声音
C. 柳树的声音
D. 诗人的心声
答案:
- D
- A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晓》 by 孟浩然
- 《无题》 by 李商隐
诗词对比:
- 《春晓》:同样以春天为背景,但更多展现的是春天的美好与新的开始。
- 《无题》:则更多地表达了内心的复杂感情,与《锯解令 春暮有感》的离愁相对比,展现了不同的情感深度。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清代诗词选》
- 《古代诗词鉴赏》
- 《中国古典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