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雨馀禽语催天晓,月上梨花放夜阑。
莫听游人待妍暖,十分倾酒对春寒。
白话文翻译:
雨后,鸟儿的鸣叫催促天明,月光洒在梨花上,夜色渐深。
不要去听那些游人等待温暖春光的声音,倒不如满杯倾酒,迎接这春寒。
注释:
- 雨馀:雨后,指雨水已经停止的时刻。
- 禽语:鸟的叫声,暗示自然界的生机。
- 催天晓:催促天亮,形容晨光即将来临的情景。
- 夜阑:夜色深沉,时光已晚。
- 妍暖:美丽的温暖,形容春天的良好天气。
- 倾酒:倒酒,常用于饮酒的场合,表达一种洒脱的态度。
典故解析:
本诗没有明显的典故,但“春寒”是常见的描写春季气候的词汇,表达了春天虽美好但依然寒冷的对比,体现出一种对春天的期待与现实的矛盾。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黄庭坚(1045-1105),字鲁直,号山谷,晚号醉吟先生,北宋著名的诗人、书法家。黄庭坚是“江西诗派”的代表,作品以清新、自然、洒脱著称。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春季,反映了诗人对春天的期待与现实的感悟。在经历了寒冷的冬季后,春天的到来总是让人充满希望,但在气候尚寒之际,诗人提醒人们应当珍惜当下的美好。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雨馀”和“月上”开篇,描绘了一个静谧的春夜场景。雨后的清晨,鸟鸣声声,唤醒沉睡的大地,象征着春天的生机与希望。紧接着,诗人借月光洒落在梨花的意象,营造出一种清幽的夜色,梨花的盛开寓意着春的美丽与温柔。然而,诗人却通过“莫听游人待妍暖”一句,表达了对游人期待春暖花开的无奈与失落,似乎在提醒人们,不能只顾着追求表面的美好,而忽视了内心的感受与现实的寒冷。最后一句“十分倾酒对春寒”则展现了诗人洒脱的态度,面对春寒,他选择以酒作伴,借酒消愁,体现出一种人生态度的豁达与洒脱。整首诗在意象上构造出一个春夜的静谧氛围,表达出对春天的期待与对现实的感慨,兼具了诗人的哲思与情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雨馀禽语催天晓:描写雨后清晨,鸟儿的鸣叫声伴随着天色的明亮,象征着春天的到来。
- 月上梨花放夜阑:月光照耀下的梨花,增添了夜晚的美丽,营造出一种静谧的氛围。
- 莫听游人待妍暖:劝诫人们不要只关注游人对春暖花开的期待,隐含了对现实的思考。
- 十分倾酒对春寒:表达诗人面对春寒的态度,选择饮酒以消愁,体现一种豁达的心境。
修辞手法:
- 比喻:如“雨馀禽语”将鸟鸣与春天的到来联系在一起。
- 拟人:鸟语仿佛在催促天亮,赋予了自然以生命。
- 对仗:诗句内部的结构对称,增强了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春夜的景象,反映了诗人对春天的期待与现实的矛盾,以及面对生活困境的洒脱态度,传达了对生命的思考与人生的感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雨:象征着生机与希望。
- 禽:代表自然的声音和生命的活力。
- 月:象征宁静与美好的夜晚。
- 梨花:象征春天的美丽和短暂。
- 酒:表达诗人对生活的态度与消愁的方式。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雨馀”指的是: A. 雨后
B. 雨中
C. 雨前
D. 雨天 -
诗人提到的“游人”在等待什么? A. 春寒
B. 春暖
C. 春雨
D. 春风 -
这首诗的情感基调主要是: A. 欢快
B. 失落
C. 洒脱
D. 忧伤
答案:
- A
- B
-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
- 杜甫《春望》
- 王维《鸟鸣涧》
诗词对比:
黄庭坚的《戏和舍弟船场探春二首》与王维的《鸟鸣涧》均描绘了春天的自然景象,但黄庭坚更强调对现实的感慨与哲思,而王维的诗则更为清新脱俗,表达了对自然的喜爱与和谐。两首诗在情感基调和表现手法上各具特色,展现了不同的艺术风格。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文学史》
- 《唐宋诗词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