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章东湖避暑》

时间: 2025-01-06 10:53:02

遍访诸亭馆,苍苔掩旧踪。

十年如昨日,万象又秋容。

阅世存乔木,沿堤倚瘦筇。

何人杀风景,斫尽木芙蓉。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遍访诸亭馆,苍苔掩旧踪。
十年如昨日,万象又秋容。
阅世存乔木,沿堤倚瘦筇。
何人杀风景,斫尽木芙蓉。

白话文翻译:

我遍访了所有的亭台楼阁,但青苔已经掩盖了它们的旧迹。
十年如同昨日,万物又恢复了秋天的容貌。
在世间经历风雨,我看见了高大的乔木,沿着堤岸倚着瘦弱的竹杖。
是谁在破坏这美丽的风景,把木芙蓉的花都砍尽了?

注释:

字词注释:

  • 遍访:到处访问。
  • 诸亭馆:指各个亭子和馆舍。
  • 苍苔:青苔,生长在潮湿地方的植物,象征着时间的流逝。
  • 旧踪:旧时的痕迹。
  • 万象:万物的景象。
  • 乔木:高大的树木。
  • 瘦筇:指瘦弱的竹杖。
  • 杀风景:破坏美丽的景色。
  • 木芙蓉:一种花,通常在水边生长。

典故解析:

  • 诗中提到的“木芙蓉”常被用作美好景象的象征,然而在此却被砍尽,暗示对美好事物的无情破坏。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戴复古(约1000年-1069年),字子美,号复古,北宋时期的诗人,以其清新自然的风格著称。他的作品多关注人生的哲理与自然的美,常常通过细腻的描写表达个人的情感。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南宋时期,正值社会动荡和人们对自然美的渴望。诗人在避暑期间,回顾往昔,感叹时间流逝与自然景色的变化,表达对美好景象被破坏的惋惜。

诗歌鉴赏:

《豫章东湖避暑》是一首充满感伤与思考的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诗人传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无奈与对美好事物的珍惜。开篇“遍访诸亭馆”显示了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忆,而“苍苔掩旧踪”则暗示了时间的无情与变化。接下来的“十年如昨日”表明了诗人对时间的感慨,仿佛这一切都在一瞬间。

在描写自然时,诗人通过“阅世存乔木,沿堤倚瘦筇”来表达自己在世间的阅历和孤独,描绘出一幅生动的秋景。而最后一句“何人杀风景,斫尽木芙蓉”则是对环境破坏的控诉,表现出对自然美的深切关怀。诗人在自然与人文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使读者不仅能感受到自然的美丽,也引发对人类行为的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遍访诸亭馆:表示诗人走访了许多亭台楼阁,展现了其游历的广泛。
  2. 苍苔掩旧踪:青苔覆盖了旧日的痕迹,体现了岁月的流逝与变化。
  3. 十年如昨日:时间的短暂与流逝让人感慨,十年仿佛就在昨天。
  4. 万象又秋容:万物的景象又恢复了秋天的状态,描绘了自然的轮回。
  5. 阅世存乔木:经历了世间的沧桑,仍然存在的高大乔木象征着生命的坚韧。
  6. 沿堤倚瘦筇:在堤岸倚着瘦弱的竹杖,表现出诗人的孤独与沉思。
  7. 何人杀风景:质问是谁在破坏美丽的景色,表达了对环境的关注与忧虑。
  8. 斫尽木芙蓉:木芙蓉被砍尽,象征着美好的事物被毁坏。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时间比作昨日,增强了时间流逝的感慨。
  • 拟人:将风景“杀”赋予人的行为,增加了情感的深度。
  • 对仗:如“遍访诸亭馆”与“苍苔掩旧踪”,形成了整齐的音韵。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与对美好自然景色被破坏的痛心,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社会不良现象的批判。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亭馆:象征着人类的文化与历史。
  • 苍苔:时间的痕迹,代表着岁月的沧桑。
  • 乔木:生命的顽强与坚韧。
  • 瘦筇:孤独与无奈的象征。
  • 木芙蓉:自然的美丽与脆弱。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苍苔”指的是什么? A. 一种树木
    B. 一种植物
    C. 一种花
    D. 一种石头

  2. 诗人感叹“十年如昨日”是想表达什么? A. 时间过得很慢
    B. 时间过得很快
    C. 时间没有变化
    D. 时间不重要

  3. “何人杀风景”中的“杀”字用法是? A. 表示杀死
    B. 比喻破坏
    C. 表示守护
    D. 表示增加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泊船瓜洲》——王安石
  • 《江南春》——杜甫

诗词对比:

  • 《泊船瓜洲》:同样描绘了自然景色,通过不同的视角展现了对时间的感悟。
  • 《江南春》:通过春天的美丽景色与诗人内心的感受形成对比,展现了自然与人心的关系。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三百首》
  • 《古诗词鉴赏》
  • 《中国古典诗词选》

以上内容希望对您理解和欣赏《豫章东湖避暑》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