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连岁遭饥馑,人无籴米钱。
今秋好行路,到处说丰年。
村酒新篘浊,溪鱼出网鲜。
黄花留客醉,况近竹林边。
白话文翻译
连年遭遇饥荒,村里的人没有买米的钱。今年秋天路好走,到处都在说丰收的好年景。村里的酒刚酿好,浑浊却香醇;溪里的鱼刚打上来,鲜活可口。黄花酒留住了客人,尤其是在竹林边,更显得醉人。
注释
- 饥馑:饥荒。
- 籴米:购买大米的意思。
- 丰年:丰收的年份。
- 篘:指酒的发酵过程,这里形容酒新酿而未完全澄清。
- 黄花:指的是菊花,常用于酿酒。
- 竹林边:竹林旁边,通常是风景优美的地方。
典故解析
本诗中并没有特别明显的典故,但“黄花”在古诗中常常象征着饮酒的情景,尤其是在重阳节时,菊花酒更是常见的传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戴复古(生卒年不详,约1082年—约1140年),字惟明,号复古,绍兴人,宋代诗人。戴复古的诗风清新自然,常以田园生活为题材,表达对乡村田园的热爱以及对社会时局的关心。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宋代社会动荡与饥荒频繁交替的背景下,诗人通过描绘丰收的场景,表达对生活的希望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丰收后的秋季场景,诗人以怀着喜悦的心情,写下了对村庄生活的赞美。前两句提到连年的饥荒与缺钱购米的困境,反衬出后面美好的秋天,形成鲜明的对比。丰年意味着人们的生活安定,心情愉悦。诗中提到的“村酒新篘浊”,既是对美酒的赞美,也暗示了乡村的朴素与自然。接下来的“溪鱼出网鲜”,展现了丰盈的自然资源,表达了对大自然恩赐的感激。
最后两句“黄花留客醉,况近竹林边”,更是点明了酒与自然的亲密关系。黄花酒的醉人,是对生活的享受,而竹林的幽静则为这种享受增添了几分雅致和宁静。整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和鲜明的对比,展现了诗人对农村生活的热爱,以及在艰难岁月中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坚持。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连岁遭饥馑,人无籴米钱。
这两句交代了背景,描绘了连年饥荒的困境,村民缺乏购买粮食的能力,透出一种无奈的生活状态。 -
今秋好行路,到处说丰年。
转折句,提到丰收的秋季,路好走,象征着生活的改善,村民们满心欢喜地谈论着丰年,形成鲜明对比。 -
村酒新篘浊,溪鱼出网鲜。
这里描绘了村庄的美好生活,村酒虽然浑浊却是新酿,寓意着质朴和真实;而溪鱼的新鲜则是自然馈赠的美味。 -
黄花留客醉,况近竹林边。
最后两句突出竹林的美丽与酒的醉人,象征着一种惬意的生活状态,诗人借此表达了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与热爱。
修辞手法
- 对比:诗中通过饥荒与丰年形成鲜明对比,增强了诗的情感。
- 意象:如“黄花”、“竹林”等意象,营造出一种清新自然的氛围。
- 拟人:如“留客醉”,使得酒与客人之间的关系更具情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以丰收的喜悦为核心,表达了对乡村田园生活的热爱,反映了人们在艰难生活中的希望与向往,传达了一种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饥馑:象征着生活的困苦与无奈。
- 丰年:象征着希望与美好生活的到来。
- 村酒:象征着乡村的质朴与自然。
- 溪鱼:象征着自然的丰盈与馈赠。
- 黄花:象征着美好与欢乐的气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饥馑”指的是什么?
- a) 丰收的季节
- b) 饥荒
- c) 美酒
-
诗人在诗中表达了对哪种生活的向往?
- a) 城市生活
- b) 乡村田园生活
- c) 战争生活
-
“黄花留客醉”中的“醉”指代的是?
- a) 酒的味道
- b) 宴席的热闹
- c) 生活的惬意
答案
- b) 饥荒
- b) 乡村田园生活
- c) 生活的惬意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月夜忆舍弟》
-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 戴复古《涂中见人家卖酒》:关注乡村田园的丰收与安宁。
- 李白《月下独酌》:表达个人的孤独与对美酒的追求。
这两首诗在主题上都涉及酒,但表现的情感和环境截然不同,前者强调的是乡村的和谐美好,后者则是个人的孤独与超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