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题琴高台》
时间: 2025-01-19 19:10:1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寄题琴高台
泾水绀水深,古有神人潜。
灵鲔煦春藻,微波漾幽澜。
朝岑翳长岚,暮汛暖苍烟。
回首宋康王,子今定何年。
飞仙山高迈,遗踪落清渊。
至今空山夜,泠泠琴上弦。
西瞻晻霭中,霞光辉远天。
何当驾长风,一睨泾水涟。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泾水和绀水的深邃,追溯了古代神人潜游的传奇。春天的灵鲔在温暖的水草间游弋,轻微的波浪荡漾出幽静的涟漪。清晨的山岚遮住了视线,傍晚的水流带来了温暖的烟雾。回想起宋康王的往昔,不禁感慨如今的岁月已是几何。那高耸的飞仙山依旧雄伟,遗留下的踪迹沉落于清澈的深渊。如今夜晚的空山中,琴声悠然响起。向西望去,朦胧的云雾中,霞光映照着遥远的天空。不知何时能够乘风而起,俯瞰泾水的涟漪呢?
注释
字词注释
- 泾水:泾河,位于今陕西省。
- 绀水:指深蓝色的水。
- 灵鲔:一种鱼,这里象征灵动的生命。
- 煦春藻:温暖的春天里生长的水草。
- 微波:轻微的波浪。
- 幽澜:幽静的涟漪。
- 朝岑:早晨的山岚。
- 暮汛:傍晚的水流。
- 宋康王:指宋朝的康王,象征历史的回忆。
- 飞仙山:高耸的山,象征超脱与理想。
- 清渊:清澈的深渊,象征宁静与深邃。
- 泠泠:清冷而悦耳的声音。
典故解析
- “神人潜”:古代神仙隐居的传说,表现出对历史人物的向往和敬仰。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文天祥(1236-1283),南宋著名的爱国诗人和政治家。他以坚贞不屈的精神和丰富的诗才而闻名,主要作品有《正气歌》等。他的诗作多反映国家危亡、个人理想以及对历史的思考。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宋朝末年,国家面临外敌侵扰,文天祥在此时以诗寄情,抒发对历史的追思和对未来的渴望,表达出对国家的忧虑和对理想的追求。
诗歌鉴赏
《寄题琴高台》是一首充满历史感和哲理思考的诗,文天祥以泾水和绀水的深邃引入,借古人之神游,唤起了对历史的追忆与思考。诗中描绘的自然景色充满诗情画意,通过灵鲔与春藻的意象,表现了生命的活力与自然的和谐美。朝岑和暮汛之间的对照,隐含着时光的流逝与人生的无常。
在回首宋康王的感慨中,诗人表达出对往昔繁荣的怀念,同时也对现状的迷茫和不安。飞仙山的高耸与清渊的宁静形成鲜明对比,象征着理想与现实的距离。至于琴声的描绘,更是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理想的坚持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最后的“何当驾长风”,既是对自由的渴望,也是对未来的期盼,展现了诗人坚定的信念与追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泾水绀水深:描绘水的深邃,暗示着未知的深度。
- 古有神人潜:提及古代神人,营造出一种历史的厚重感。
- 灵鲔煦春藻:灵动的鱼与春天的水草,象征着生机与活力。
- 微波漾幽澜:轻微的波动,营造出幽静的氛围。
- 朝岑翳长岚:清晨的山岚,暗喻视野的受限。
- 暮汛暖苍烟:傍晚的水流带来的温暖气息,象征着安宁。
- 回首宋康王:追忆历史,表达对过去的怀念。
- 子今定何年:对未来的迷茫与无奈。
- 飞仙山高迈:高耸的山象征理想的追求。
- 遗踪落清渊:遗留的踪迹沉落在宁静的深渊中,象征理想的遥不可及。
- 至今空山夜:空旷的夜晚,传达出孤独感。
- 泠泠琴上弦:琴声清冷而悦耳,暗示着内心的情感。
- 西瞻晻霭中:向西眺望,暗指迷雾重重。
- 霞光辉远天:霞光映照,象征希望与未来。
- 何当驾长风:渴望自由与理想的追寻。
- 一睨泾水涟:俯瞰泾水的涟漪,寓意着对人生的思考。
修辞手法
- 比喻:如“飞仙山高迈”比喻理想的高远。
- 拟人:如“泠泠琴上弦”赋予琴声以情感。
- 对仗:整首诗中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诗表达了文天祥对历史的追思,对理想的追求,以及在国家危亡时内心的孤独与坚定。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诗人将内心情感与外界景象相结合,展现出一种深邃而又激昂的情感基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泾水:象征深邃与历史的河流。
- 灵鲔:象征生命的活力与自由。
- 飞仙山:象征理想与追求的高远。
- 琴声:象征内心的情感与孤独。
- 霞光:象征希望与未来的美好。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水代表什么?
A. 浅薄 B. 深邃 C. 流动 D. 清澈 -
“何当驾长风”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A. 怀念 B. 渴望 C. 幸福 D. 失落 -
“灵鲔煦春藻”中的“灵鲔”象征什么?
A. 死亡 B. 灵动的生命 C. 历史 D. 静谧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正气歌》文天祥
- 《静夜思》李白
- 《秋夕》杜甫
诗词对比
- 文天祥的《寄题琴高台》与李白的《将进酒》均表现了对理想的追求,但前者更显深沉的历史感和哲理思考,而后者则更多展现豪放的个性和对人生的洒脱态度。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三百首》
- 《文天祥诗文集》
- 《古诗词鉴赏》
- 《宋代文学史》
通过以上分析,希望能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欣赏《寄题琴高台》这首诗的深刻内涵与艺术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