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广州第七十七》

时间: 2025-01-04 11:48:45

南方瘴疠地,白马东北来。

长城扫遗堞,泪落强徘徊。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至广州第七十七
南方瘴疠地,白马东北来。
长城扫遗堞,泪落强徘徊。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写的是南方瘴疠之地的艰苦与痛苦,白马从东北而来,象征着某种希望或力量的到来。长城上的遗址被清扫,作者在此感伤不已,泪水流下,徘徊不前。

注释:

字词注释:

  • 南方:指南方地区,诗中指代瘴气重的地方。
  • 瘴疠:指瘴气和疾病,南方潮湿多病的环境。
  • 白马:象征希望或力量的到来,通常与正义、英雄相联系。
  • 长城:古代防御工程,这里可能象征着国家的边界和防御。
  • 泪落:表达内心的悲痛和无奈。

典故解析:

  • 白马:在古代诗词中常用来象征英雄或正义的到来。
  • 长城:作为国家的象征,长城的破败与历史的沧桑,反映出国家的衰落。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文天祥(1236-1283),字履善,号君山,南宋末年著名的爱国诗人和政治家,因抵抗蒙古入侵而被后世铭记。他的诗歌多表达忠诚、正义和对国家的深切关怀。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南宋时期,当时国家动荡、百姓苦难,文天祥在抗战的过程中,深感家国的破碎与个人命运的无奈,因而写下此诗,寄托对故国的思念和对未来的希望。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直白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南方瘴疠环境的无奈与对故国的思索。首句“南方瘴疠地”,直接点出环境的恶劣,给人一种压迫感。接着“白马东北来”,引入了希望的象征,暗示着某种力量的到来,似乎在期盼改变现状的希望。最后两句“长城扫遗堞,泪落强徘徊”则将情感推向高潮,长城的遗址象征着历史的沧桑与国家的衰败,作者在此痛哭流涕,深感无能为力,徘徊不前,形成了强烈的对比,令人倍感唏嘘。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丰富,展现了文天祥作为爱国诗人的深切情怀和对国家命运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南方瘴疠地:开篇提到南方的瘴疠地,表明作者身处环境的恶劣,暗示着战乱带来的痛苦。
  2. 白马东北来:白马的到来,象征着希望或者援军的到来,给人以振奋。
  3. 长城扫遗堞:长城的遗址被清扫,寓意着历史的遗留与国家的衰败,令人感慨万千。
  4. 泪落强徘徊:作者因国破家亡而感到悲痛,泪水流下,表现出他无奈和徘徊的心情。

修辞手法:

  • 比喻:白马象征希望与力量。
  • 对仗:诗句之间形成了良好的对仗,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体上,这首诗表达了对国家衰败的悲痛与对未来的渴望,体现了文天祥作为一位爱国者深切的忧国情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瘴疠:象征着困苦的环境,传达出无奈的情感。
  • 白马:象征着希望与救援,暗示着改变的可能。
  • 长城:历史的见证,象征着国家的强大与衰落。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白马”象征什么?

    • A. 绝望
    • B. 希望
    • C. 失败
  2. “南方瘴疠地”中的“瘴疠”指的是什么?

    • A. 瘟疫
    • B. 瘴气与疾病
    • C. 战争
  3. 诗中提到的“长城”寓意是什么?

    • A. 国家安全
    • B. 文化传承
    • C. 历史遗迹

答案:

  1. B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 陆游
  • 《夜泊牛渚怀古》 - 李白

诗词对比:

  • 文天祥的《至广州第七十》与陆游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两者都表达了对国家沦陷的忧虑与对未来的思考,但文天祥更加强烈地表达了对个人命运的无奈,而陆游则以更为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自然与内心的感受。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代诗词选》
  • 《文天祥诗文集》
  • 《中国古典诗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