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三月薄游台湾主雾峰之莱园献堂三兄属题园中名胜得十二绝句 其一 莱园》

时间: 2025-01-01 13:40:51

人物自是徐孺子,山林不数何将军。

稍喜兹游得奇绝,莱园占尽月三分。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人物自是徐孺子,山林不数何将军。稍喜兹游得奇绝,莱园占尽月三分。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莱园美景的赞叹。诗中提到的人物徐孺子,指的是东汉时期的隐士徐稚,诗人自比徐稚,表示自己在这片山林中不亚于何将军(何进,东汉末年权臣)。诗人稍感欣喜,因为这次游览发现了如此奇绝的景色,莱园的美景仿佛占据了月光的三分之二。

注释:

  • 徐孺子:徐稚,字孺子,东汉时期的隐士,以清高著称。
  • 何将军:何进,东汉末年权臣,曾任大将军。
  • 莱园:指雾峰的莱园,是诗人在台湾游览的地方。
  • 占尽月三分:形容莱园的美景非常出色,仿佛占据了月光的三分之二。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梁启超(1873-1929),字卓如,号任公,晚号饮冰室主人,广东新会人。他是中国近代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史学家、文学家。梁启超的诗歌创作多反映其政治理念和时代精神,风格多变,既有豪放的气概,也有细腻的情感。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梁启超在1911年(辛亥年)三月游览台湾雾峰的莱园时所作。当时,梁启超因政治避难而流亡海外,台湾之行是他流亡生活中的一部分。在莱园,他受到了献堂三兄的款待,因此题诗以表达对莱园美景的赞赏和对主人的感谢。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徐孺子和何将军的提及,展现了诗人自比古代隐士的清高情怀,同时又不失对自然美景的欣赏。诗中的“莱园占尽月三分”一句,用夸张的手法描绘了莱园的美丽,仿佛月光也为之倾倒,这样的描写既展现了诗人对景色的惊叹,也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深刻感悟。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美景的热爱。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人物自是徐孺子”:诗人自比徐孺子,表示自己的人格高尚,不随波逐流。
  • “山林不数何将军”:在山林之中,诗人认为自己不亚于何将军,表达了对权势的不屑。
  • “稍喜兹游得奇绝”:诗人对这次游览发现的美景感到欣喜。
  • “莱园占尽月三分”:用夸张的手法形容莱园的美景非常出色,仿佛占据了月光的三分之二。

修辞手法:

  • 夸张:“莱园占尽月三分”使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强调了莱园美景的非凡。
  • 对比:通过徐孺子和何将军的对比,展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权势的不屑。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表达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美景的热爱。通过自比徐孺子和对莱园美景的赞叹,诗人传达了自己对清高人格和自然美的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徐孺子:象征清高隐逸的人格。
  • 何将军:象征权势和世俗。
  • 莱园:象征自然美景和隐逸的理想场所。
  • 月三分:象征美景的非凡和诗人对其的赞叹。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徐孺子”指的是谁? A. 徐稚 B. 徐福 C. 徐达 D. 徐霞客

  2. “莱园占尽月三分”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A. 比喻 B. 夸张 C. 拟人 D. 对仗

  3. 这首诗的主题是什么? A. 对权势的追求 B. 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C. 对战争的反思 D. 对爱情的歌颂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的《归园田居》:表达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官场生活的厌倦。
  • 王维的《山居秋暝》:描绘了山中宁静的景色,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诗词对比:

  • 梁启超的《辛亥三月薄游台湾主雾峰之莱园献堂三兄属题园中名胜得十二绝句 其一 莱园》与陶渊明的《归园田居》都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但梁启超的诗更多地融入了对自然美景的赞叹,而陶渊明的诗则更侧重于对官场生活的反思。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梁启超全集》
  •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