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万里纷飞檄,千军正荷戈。
重阴藏白日,浊浪渡黄河。
烽火燉煌部,牛羊敕勒歌。
汉家威德远,未许郅支和。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战场的壮阔景象:万里之外,战报纷纷传来,千军正准备出征。浓厚的阴云遮蔽了烈日,混浊的浪涛正在黄河上奔涌。烽火连天,四处响起战鼓,牛羊在草原上悠然自得地歌唱。汉朝的威德远播,绝不允许敌对的郅支与之和解。
注释:
- 檄:传达战报的文书。
- 荷戈:手持武器,准备作战。
- 重阴:浓厚的阴云。
- 浊浪:浑浊的波浪。
- 燉煌:烽火熊熊燃烧的样子。
- 敕勒:指的是敕勒部落,主要生活在内蒙古一带。
- 郅支:匈奴的一支部落,常与汉朝对立。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吴璜(生卒年不详),清代诗人,擅长律诗,作品多描绘边塞风光和军事题材,其风格豪放、清新,展现了强烈的民族情感。
创作背景:
《塞下曲》成诗于清代,当时正值清朝与外族的摩擦和冲突频发,边塞的战争与和平成为诗人关注的重点。诗中通过战争的描写,表达了对国家和民族的忧虑与忠诚。
诗歌鉴赏:
《塞下曲》是一首极具气势的边塞诗,展现了战争的紧迫感与士兵的豪情。开篇的“万里纷飞檄,千军正荷戈”迅速引入战斗的氛围,仿佛能听见远方传来的战报与铮铮铁马的声音。重阴的描写不仅增添了气氛的阴郁,也象征着战争的残酷与无情。接着,诗人描绘了黄河的浊浪,暗示着战火对大自然的影响,也反映出战斗的激烈。
“烽火燉煌部,牛羊敕勒歌”一句,展现了战争与和平并存的矛盾景象,烽火映衬出草原的宁静,形成强烈的对比,显得尤为引人深思。最后,诗人以“汉家威德远,未许郅支和”总结,表达了对汉朝强大威望的自豪感以及对敌对势力的坚定抵制,体现了强烈的爱国情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万里纷飞檄:战报从远方不断传来,暗示战争已然爆发。
- 千军正荷戈:千军万马准备出征,士气高昂。
- 重阴藏白日:浓厚的阴云遮住了太阳,象征战争的阴霾。
- 浊浪渡黄河:战斗如同黄河的浑水,波涛汹涌。
- 烽火燉煌部:烽火连天,战斗的号角在草原上响起。
- 牛羊敕勒歌:在战火中,草原上的牛羊似乎不知世事,悠然自得。
- 汉家威德远:汉朝的威望传遍四方,展现出民族的自信。
- 未许郅支和:表明决不允许敌人侵扰与和解的坚定立场。
修辞手法:
- 对仗:全诗的结构对仗工整,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 比喻:将战争状态比作波涛汹涌的黄河,生动形象。
- 对比:牛羊的悠闲与烽火的紧张形成鲜明对比,强调战争的严酷。
主题思想:
诗歌表达了强烈的爱国情感,展现了边塞战士的豪情壮志和对和平的渴望,反映了历史背景下的民族自豪感和抵御外敌的决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檄:象征着战争的信息与召集。
- 戈:代表着战争与武器。
- 重阴:暗示着战争带来的阴霾与压迫感。
- 黄河:象征着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同时也是战斗的场所。
- 烽火:战争的象征,传递着危机与紧急。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千军正荷戈”意指什么?
- A. 千军正在休息
- B. 千军准备作战
- C. 千军正在撤退
-
“重阴藏白日”中“重阴”指的是?
- A. 阳光明媚
- B. 浓厚的阴云
- C. 夜晚的黑暗
-
诗中提到的“郅支”是指哪个民族?
- A. 汉族
- B. 匈奴
- C. 敕勒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之涣的《登鹳雀楼》
- 高适的《塞下曲》
- 李白的《将进酒》
诗词对比:
与高适的《塞下曲》相比,吴璜的作品更加强调战争的气氛与对民族气节的表现,而高适则更侧重于边塞的自然风光和士兵的豪情。两首诗都表达了对国家的热爱,但侧重点不同,展示了不同的艺术风格和情感表达。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
- 《古典诗词解析》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