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州》

时间: 2024-12-29 17:37:43

度帆楼下晚风徐,倦客重来系缆初。

古碣犹存资考据,故家无恙尚诗书。

州传善酿偏悭酒,我适临渊却羡鱼。

剩有当年残破胆,河干废垒已成墟。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度帆楼下晚风徐,倦客重来系缆初。
古碣犹存资考据,故家无恙尚诗书。
州传善酿偏悭酒,我适临渊却羡鱼。
剩有当年残破胆,河干废垒已成墟。

白话文翻译:

在帆船楼下,晚风徐徐吹来,
游历疲倦的客人再次归来,刚刚系好缆绳。
古老的碑刻依然存在,可以作为考据,
家中还安宁,诗书依旧。
这地方以酿酒著称,但我却只能在旁羡慕水中的鱼。
只剩下当年残破的胆量,
河岸边的废墟已成荒地。

注释:

  • 度帆楼:可能指的是一座观景楼,供游人观海或湖景。
  • 倦客:指疲惫的旅客。
  • 系缆:系船的绳索,指停船的动作。
  • 古碣:古代的碑刻,通常刻有历史或文化信息。
  • 资考据:考证历史或文学资料的依据。
  • 善酿:指技艺高超的酿酒。
  • 悭酒:悭是节省,指酒少或不易获得。
  • 临渊:比喻近水的地方。
  • 羡鱼:羡慕水中游动的鱼,暗喻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 残破胆:曾经的勇气或抱负已破碎。
  • 废垒:指废弃的土垒或防御工事。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葆恂,清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但他的作品多表现出对故乡的眷恋与思考,风格清新自然,常用平实的语言表达深刻的情感。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作者再次来到故乡时,表达了他对故乡的怀念与感慨。历史的痕迹、文化的积淀,以及个人的失落与无奈,构成了诗中的主要情感。

诗歌鉴赏:

李葆恂的《沧州》是一首充满思乡情绪的诗作,展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深厚感情和对过往时光的追忆。诗的开头,晚风轻拂,给人一种宁静的感觉,倦客重回故地,仿佛在寻找内心的归属。古碣的存在,象征着历史的延续,诗人能够通过这些古老的文化遗迹来考证过去,感受到人文的厚重。

接着,诗人提到故家尚存诗书,表明了他对故乡文化的珍视与依恋。然而,州传善酿的美酒却偏偏让他感到无奈,因为他只能在旁边羡慕水中的鱼,那种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无奈的心情交织在一起,令人唏嘘。最后,诗人以“残破胆”和“废垒”收尾,既是对自己勇气的反思,也是对故乡变迁的无奈感叹,暗示着历史的遗失和个人理想的破灭。

整首诗语言简练,意象丰富,情感层次分明,展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情感深邃而细腻,令人产生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度帆楼下晚风徐:描绘了一个宁静的傍晚,晚风轻拂,营造出一种放松的氛围。
  2. 倦客重来系缆初:旅人疲惫归来,刚刚停下船只,暗示了他对故乡的依恋。
  3. 古碣犹存资考据:古代的碑刻依然存在,诗人借此表达对历史文化的尊重。
  4. 故家无恙尚诗书:家中依旧安宁,书香气息仍在,体现了诗人对文化传承的自豪感。
  5. 州传善酿偏悭酒:这里指出地方以酒闻名,但却感到酒少,表现出一种无奈。
  6. 我适临渊却羡鱼:诗人虽然身处美丽的环境,却只能羡慕水中的鱼,体现了一种渴望与无奈。
  7. 剩有当年残破胆:昔日的勇气已经破碎,表达了对理想的失落感。
  8. 河干废垒已成墟:曾经的防御工事已化为荒芜,象征着历史的变迁与人事的无常。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羡鱼”比作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 对仗:如“倦客重来系缆初”和“古碣犹存资考据”,形成音韵上的和谐。
  • 排比:通过对古碣、诗书、善酿的描述,增强了情感的表达。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厚情感,以及对历史变迁的感慨。通过对故乡文化的尊重与对个人理想的失落,传递出一种悲凉而又美好的情感基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晚风:象征着宁静与思考的时刻。
  • 古碣:象征历史的积淀与文化的传承。
  • 诗书:代表着知识与文化的根基。
  • 善酿:象征着地方特产与人文情怀。
  • :代表自由与向往的生活。
  • 残破胆:象征理想的幻灭与勇气的消逝。
  • 废垒:象征历史的遗弃与沧桑变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善酿”指的是什么? a) 美酒
    b) 美食
    c) 文化

  2. “羡鱼”在诗中象征什么? a) 无奈
    b) 自由
    c) 友情

  3. 诗的情感基调是? a) 喜悦
    b) 悲凉
    c) 冷漠

答案:

  1. a) 美酒
  2. b) 自由
  3. b) 悲凉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 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杜甫的《春望》与李葆恂的《沧州》都表现了对故土的眷恋和对历史变迁的感慨,但杜甫的诗更侧重于战争带来的苦难,而李葆恂则更强调文化与个人情感的交融。两者都反映了诗人对家国的深切关怀,但侧重点有所不同。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李葆恂研究》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诗词的意象与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