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长史山池三日曲水宴》

时间: 2024-12-29 19:18:57

摘兰藉芳月,祓宴坐回汀。

泛滟清流满,葳蕤白芷生。

金弦挥赵瑟,玉指弄秦筝。

岩榭风光媚,郊园春树平。

烟花飞御道,罗绮照昆明。

日落红尘合,车马乱纵横。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于长史山池三日曲水宴
作者: 陈子昂 〔唐代〕

摘兰藉芳月,祓宴坐回汀。
泛滟清流满,葳蕤白芷生。
金弦挥赵瑟,玉指弄秦筝。
岩榭风光媚,郊园春树平。
烟花飞御道,罗绮照昆明。
日落红尘合,车马乱纵横。

白话文翻译

在长史山的池塘边,摘取兰花铺在芳香的月光下,我们在水边举行宴会。清流荡漾,水面上满是葱郁的白芷花。金弦拨动赵瑟,玉指轻抚秦筝。岩边的凉亭风景迷人,郊外的春树生机盎然。烟花在宫道上飞舞,华丽的罗绮映照昆明。日落时分,红尘交融,车马喧闹,纷乱纵横。

注释

  • 摘兰:采摘兰花,象征清雅。
  • 藉芳月:用花草铺成的宴席,寓意高雅的氛围。
  • 祓宴:举行宴会。
  • 泛滟:水波荡漾的样子。
  • 葳蕤:形容草木繁茂。
  • 金弦、玉指:分别指乐器和演奏者,象征音乐的美好。
  • 岩榭:山岩上的亭子。
  • 烟花:指节日的烟火,常用于庆祝。
  • 红尘:尘世,象征繁杂的世俗生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子昂(661年-702年),字伯玉,号少陵居士,唐代著名诗人,散文家。他的诗歌风格清新俊逸,常表达孤独和对现实的不满。他在历史上以《登幽州台歌》而闻名。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唐代盛世之际,诗人记录了一次在长史山水边举办的曲水宴,反映出当时文人雅士的生活情趣与社交活动。

诗歌鉴赏

《于长史山池三日曲水宴》是一首描绘宴会情景的诗作,展现了唐代文人生活的雅致和繁华。诗的开头,描绘了在长史山边的宴会,借助兰花和月光的意象,营造出一种清幽、高雅的氛围。接着,诗人通过“泛滟清流满,葳蕤白芷生”展现了自然的美好与生机,流动的水和盛开的白芷构成了一幅动人的画面。

音乐在诗中占有重要位置,“金弦挥赵瑟,玉指弄秦筝”,不仅展示了宴会上的乐器演奏,更象征了文人之间的文雅交流。在接下来的几句中,诗人描绘了宴会的环境,岩榭、郊园、烟花等意象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春日盛宴的美好景象,体现了唐代社交活动的繁盛。

最后,诗的结尾部分“日落红尘合,车马乱纵横”则带有一丝淡淡的忧伤,似乎在提醒人们即便在美好的时光中,世俗的纷扰和喧嚣依然存在,这种反差使整首诗更具深度,体现了作者对人生的思考与感慨。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摘兰藉芳月:在月光下采摘兰花,象征清雅高洁。
  2. 祓宴坐回汀:在水边举行宴会,坐在岸边。
  3. 泛滟清流满:水波荡漾,水面上充满清澈的水流。
  4. 葳蕤白芷生:白芷花繁茂,生机盎然。
  5. 金弦挥赵瑟:演奏赵瑟,金弦轻轻拨动。
  6. 玉指弄秦筝:用玉指弹奏秦筝,音乐优美动听。
  7. 岩榭风光媚:岩边的亭子风景如画,令人陶醉。
  8. 郊园春树平:郊外的春树生机勃勃,平整而美丽。
  9. 烟花飞御道:烟花在宫道上绚烂绽放,热闹非凡。
  10. 罗绮照昆明:华丽的绸缎在昆明的夜空中照耀。
  11. 日落红尘合:日落时分,尘世的纷扰逐渐合拢。
  12. 车马乱纵横:车马交错,喧闹而杂乱。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自然景观与音乐的象征,展现宴会的氛围。
  • 对仗:上下句之间的对称和音韵和谐,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 拟人:将水流和花木赋予生命感,增强了诗的生动性。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现了唐代文人雅士的生活情趣,体现出对自然美的热爱和对世俗繁华的思考,展现了古人的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兰花:象征高洁、优雅。
  • 月光:象征清幽、宁静。
  • 清流:象征生命与活力。
  • 乐器:象征文化与艺术的交流。
  • 烟花:象征繁华与喧闹。

这些意象不仅构成了诗歌的美感,也传达了诗人内心的情感和思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金弦挥赵瑟”指的是什么? A. 弹奏乐器
    B. 风景优美
    C. 采摘花卉

  2. “日落红尘合”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欢乐
    B. 忧伤
    C. 宁静

  3. 诗中的“烟花”象征着什么? A. 清雅
    B. 繁华
    C. 生命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登幽州台歌》——陈子昂
  • 《月夜忆舍弟》——杜甫

诗词对比

比较陈子昂的《于长史山池三日曲水宴》与李白的《庐山谣》,可以看出两位诗人对于自然的描绘和情感表达均各具特色,陈子昂更注重宴会的社交氛围与细腻的描写,而李白则更加放纵与自由,展现了他对自然的热情与狂放。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陈子昂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