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氏园林人赋一物得秋亭萱草》

时间: 2025-01-01 14:16:36

昔时幽径里,荣耀杂春丛。

今来玉墀上,销歇畏秋风。

细叶犹含绿,鲜花未吐红。

忘忧谁见赏,空此北堂中。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昔时幽径里,荣耀杂春丛。
今来玉墀上,销歇畏秋风。
细叶犹含绿,鲜花未吐红。
忘忧谁见赏,空此北堂中。


白话文翻译:

曾经在幽静的小径中,繁荣的景色与春天的花草交相辉映。如今走到华丽的阶梯上,却因秋风而感到萧索与无奈。细小的叶子依然带着绿色,鲜艳的花朵尚未绽放红色。谁能在这里欣赏到忘忧的美好呢?此时的我只能孤独地待在北堂中。


注释:

  • 昔时:过去的时光。
  • 幽径:幽静的小路。
  • 荣耀:这里指美丽的景色或繁荣的景象。
  • 玉墀:华丽的台阶,象征着高贵的地位。
  • 销歇:消退、减弱。
  • :害怕。
  • 细叶:形容小而细的叶子。
  • :仍然。
  • 吐红:开放出红色的花。
  • 忘忧:指无忧无虑的状态。
  • 北堂:指北面的房屋,象征孤独。

典故解析:

本诗没有直接引用特定的典故,但“秋风”与“春丛”的对比体现了季节变化对情感的影响,常见于古诗中表达人生的无常。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子昂,字伯玉,号古愚,唐代著名诗人,生于693年,卒于758年。他以豪放和忧国忧民的情怀而闻名,作品多表现对历史的思考和对现实的感慨。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唐代,正值社会变革与动荡时期,诗人常常通过自然景象反映个人情感与社会现实,表达对人生、时光流逝的感慨。


诗歌鉴赏:

陈子昂的《魏氏园林人赋一物得秋亭萱草》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从春天的繁荣到秋天的萧瑟的情感转变。诗人在开头回忆往昔,细腻地描绘了曾经美好的幽径和春天的荣光,展现出对美好时光的怀念。随着时间的推移,诗人来到华丽的玉阶,却感受到秋风带来的冷清,心中难免生出一丝忧伤与无奈。

诗中“细叶犹含绿,鲜花未吐红”一句,生动地描绘了秋天的景象,虽然叶子依旧保持着生机,但鲜花却迟迟未能开放,象征着生命的流逝与时光的无情。这种对比让人感受到一种淡淡的失落感。最后,诗人以“忘忧谁见赏,空此北堂中”结束,表达了在孤独的环境中,难以找到欣赏和分享美好时光的人,令人感到深深的孤独。

整首诗运用了对比和细腻的描写,流露出诗人对生命、季节变化的思考,既有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也有对现实孤独的无奈,情感真挚而富有哲理。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昔时幽径里,荣耀杂春丛。”:回忆过去的美好时光,幽静的小路上繁花似锦。
    • “今来玉墀上,销歇畏秋风。”:如今走到华丽的台阶上,却因秋风而感到萧索。
    • “细叶犹含绿,鲜花未吐红。”:细小的叶子仍然保持着生机,而花朵却未能绽放。
    • “忘忧谁见赏,空此北堂中。”:在这里又有谁能欣赏到无忧的美好呢?我只好孤独地待在北堂。
  • 修辞手法:

    • 对比:春天的繁华与秋天的萧条形成鲜明对比。
    • 拟人:细叶与鲜花被赋予生命的特征,增强了情感的表达。
    • 象征:秋风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
  •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写,揭示了人对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现实孤独的感慨,反映了人生的无常与孤独。


意象分析:

  • 幽径:象征过去的美好时光与宁静。
  • 春丛:代表生命的繁荣与希望。
  • 玉墀:象征高贵的地位与物质的追求。
  • 秋风:象征时间的流逝与无情。
  • 细叶:象征生命的脆弱与坚持。
  • 鲜花:象征青春与美丽。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幽径”指的是: A. 美丽的山川
    B. 幽静的小路
    C. 繁华的街道

  2. “细叶犹含绿,鲜花未吐红”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春天的怀念
    B. 对秋天的享受
    C. 对生命流逝的感慨

  3. 诗人在北堂中感到: A. 孤独
    B. 快乐
    C. 忧愁

答案:

  1. B
  2. C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同样表现对时光流逝与现实困境的感慨。
  • 李白的《将进酒》:表达对人生短暂的感悟和及时行乐的态度。

诗词对比:
与王维的《鹿柴》相比,两首诗都表现了自然与人生的关系,但王维更多的是对自然的宁静与和谐的追求,而陈子昂更强调对美好时光流逝的哀伤。两者展现出不同的情感基调与艺术风格。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唐诗鉴赏词典》
  • 《中国古代诗词概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