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居延古城赠乔十二知之》

时间: 2025-01-17 10:19:18

闻君东山意,宿昔紫芝荣。

沧洲今何在,华发旅边城。

还汉功既薄,逐胡策未行。

徒嗟白日暮,坐对黄云生。

桂枝芳欲晚,薏苡谤谁明。

无为空自老,含叹负生平。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题居延古城赠乔十二知之
作者: 陈子昂 〔唐代〕

闻君东山意,宿昔紫芝荣。
沧洲今何在,华发旅边城。
还汉功既薄,逐胡策未行。
徒嗟白日暮,坐对黄云生。
桂枝芳欲晚,薏苡谤谁明。
无为空自老,含叹负生平。


白话文翻译:

我听说你有东山之志,曾经的紫芝也曾盛荣。
如今沧洲何在,白发已在边城。
汉室的复兴功业本就微薄,追逐胡人的策略尚未施行。
空自感叹日落黄昏,坐对黄云升起。
桂枝的芬芳已近晚时,薏苡的谤言又有谁能明辨?
无奈自己白白老去,心中叹息辜负了自己的生平理想。


注释:

字词注释

  • 东山:指东山再起,隐喻隐退或自励志向。
  • 紫芝:古代传说中的灵草,象征高洁、荣华。
  • 沧洲:指辽阔的水域,喻指身处何方。
  • 华发:白发,象征年老。
  • 逐胡:指追逐外族,常指汉人对抗匈奴等。
  • 桂枝:桂树的枝条,象征高洁与美好。
  • 薏苡:一种植物,这里引申为谤言。

典故解析

  • 东山再起:比喻隐退后再次出山或重新振作。
  • 汉室:指汉朝,诗中提到的"还汉"指恢复汉朝的统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子昂,字伯玉,号恕斋,唐代初期著名诗人。他以豪放的风格和深沉的情感著称,作品多描写人生感悟和历史感慨。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陈子昂游历居延古城时,表达了对理想的渴望与现实的无奈,反映了他心中的忧虑,对国家安危及个人理想未能实现的抑郁情绪。


诗歌鉴赏:

《题居延古城赠乔十二知之》是一首抒发个人理想与现实矛盾的诗作。诗的开篇即引入“东山意”,表现出对理想的追求;而“宿昔紫芝荣”则暗示了曾经的辉煌与现状的落寞。整首诗通过对景的描绘,融入了诗人的感慨,展现出一种对理想与现实的深刻反思。

陈子昂在诗中使用了丰富的意象,如“沧洲”、“华发”、“黄云”等,构建出一种苍凉而又深邃的氛围。尤其是在“白日暮”与“黄云生”的对比中,诗人通过色彩的变化表达了时间流逝的无情与生命的短暂,流露出一种无奈与悲伤的情感。

诗的结尾“无为空自老,含叹负生平”则是对自身理想未竟的深刻自责,透过对个人经历的反思,折射出对时代的感慨与无奈。整首诗语言凝练,情感真挚,给人以深刻的思考与启迪。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闻君东山意:听说你有志于东山,表达对朋友志向的赞赏与向往。
  2. 宿昔紫芝荣:曾经的紫芝(象征荣华)辉煌过,暗示对往昔的怀念。
  3. 沧洲今何在:问如今的沧洲(理想之地)何在,表现对现状的迷惘。
  4. 华发旅边城:白发已在边城,感叹自己已老。
  5. 还汉功既薄:复兴汉室的功业微薄,表露对国家命运的忧虑。
  6. 逐胡策未行:追逐胡人的策略尚未实施,说明现实的困境。
  7. 徒嗟白日暮:空自感叹日落,表现时间的流逝与无奈。
  8. 坐对黄云生:坐看黄云升起,象征忧虑与无力。
  9. 桂枝芳欲晚:桂树的芬芳即将消散,暗示美好事物的衰亡。
  10. 薏苡谤谁明:薏苡的谤言谁能分辨,反映对谣言的无奈。
  11. 无为空自老:无奈自我白白老去,表达对理想未达的自责。
  12. 含叹负生平:内心叹息辜负了自己的理想与生平。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桂枝芳欲晚”,以桂枝象征美好的理想。
  • 对仗:诗中多处对仗工整,增强了韵律感,如“白日暮”和“黄云生”。

主题思想: 全诗围绕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展开,表现了诗人对国家前途的忧虑与个人理想未能实现的遗憾,情感深沉而真挚。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东山:象征隐退与自励的理想。
  • 紫芝:代表荣华与理想的美好状态。
  • 沧洲:象征理想的远方与迷茫。
  • 华发:象征时间的流逝与年华的无情。
  • 黄云:象征忧虑与现实的朦胧。

每个意象都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与情感,构成了诗歌的核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东山"在诗中象征什么? A. 理想与追求
    B. 现实与困境
    C. 友谊与支持

  2. "紫芝"的意象在诗中代表了什么? A. 荣华与美好
    B. 失落与绝望
    C. 时间与流逝

  3. 本诗的主要情感基调是什么? A. 乐观向上
    B. 悲观失落
    C. 无忧无虑

答案

  1. A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登幽州台歌》 - 陈子昂
  • 《春望》 - 杜甫
  • 《月夜忆舍弟》 -杜甫

诗词对比: 与杜甫的《春望》相比,陈子昂的《题居延古城》更侧重于个人理想的失落,而杜甫则更关注国家的命运与社会的动荡。两者都表达了对现实的深刻反思,但侧重点不同。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唐诗三百首》
  • 《全唐诗》
  • 《诗经与汉诗的比较研究》

以上材料将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首诗的艺术魅力与情感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