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美人 其一 有浴而非命死者,因为清浊冷暖之辨数章》
时间: 2025-01-19 15:51:41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虞美人 其一 有浴而非命死者,因为清浊冷暖之辨数章
作者: 石声汉
丁宁底事劳汤沐。质洁何须濯。可怜才浣世间尘。已教众人含恨悼芳魂。
试看菱藕中如雪。不洗依然洁。再休珍重辨苍黄。且向藻根繁处自埋藏。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清浊、冷暖之分的思考。诗中提到,洗浴的事情如此劳累,洁净的本质何必去清洗呢?可怜那些在世间洗净尘埃的人,已经让众人心中充满了对逝去芳魂的遗憾。试看水中的菱藕,洁白如雪,若不洗浊水依然洁净。再也不要珍惜那分辨清浊的事情,还是回归到水草丰盛的地方自我安隐吧。
注释
- 丁宁:细心叮嘱,关心的意思。
- 汤沐:洗澡、沐浴的意思。
- 质洁:本质的洁净。
- 浣:洗涤。
- 菱藕:水生植物,象征纯洁。
- 苍黄:指颜色的分辨,这里象征清浊。
- 藻根繁处:水草丰盛的地方。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石声汉,近代诗人,作品多表现对生命、自然的深刻思考,风格清新脱俗,常用自然界的景象表达情感。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当时社会动荡的背景下,诗人对生活的感悟愈加深刻,尤其是对生命的短暂与纯洁的渴望。
诗歌鉴赏
《虞美人 其一》以清新而深邃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生命的哲学思考。开篇的“丁宁底事劳汤沐”便以一种叹息的语气,表现出对生活琐事的无奈与疲惫。诗人通过“质洁”来强调内在的纯净,暗示人生的本质不在于外在的洗涤,而在于内心的真实。接着,通过“可怜才浣世间尘”表达了对那些努力追求洁净的人们的同情,似乎在诉说:即便是洗去尘埃,内心的遗憾依旧存在。
而后“试看菱藕中如雪”则以自然之物展示一种超脱的境界。菱藕的洁白象征着纯洁无瑕,正如人们追求的理想,但即便在污浊的环境中,它依然能够保持洁净。最后,诗人呼吁人们不必再执着于清浊的分别,回归到自然的怀抱中,寻找内心的安宁。这种思考不仅反映了诗人对自我生命的反思,也折射出对人性及社会的深刻洞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丁宁底事劳汤沐:表达了沐浴的劳累,暗示生活的琐碎。
- 质洁何须濯:即使不洗,内在的纯洁依然存在。
- 可怜才浣世间尘:对那些努力洗净尘世的人表示同情。
- 已教众人含恨悼芳魂:人们对逝去者的追悼,留下遗憾。
- 试看菱藕中如雪:用菱藕的洁白比喻人的纯洁。
- 不洗依然洁:强调纯洁的本质不受外界影响。
- 再休珍重辨苍黄:不必再执着于清浊之分。
- 且向藻根繁处自埋藏:归隐自然,寻找内心的宁静。
修辞手法:诗中运用了比喻(菱藕如雪)、对比(清浊之分)、拟人等手法,增强了情感的表达和意象的丰富性。
主题思想:中心思想是强调内在的纯洁和对生活琐事的超然态度,反映了对生命的哲学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菱藕:象征纯洁与坚韧。
- 汤沐:生活的琐碎与劳累。
- 苍黄:清浊的分辨与人心的复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菱藕”象征什么? A. 生活的琐碎
B. 内在的纯洁
C. 社会的复杂
D. 自然的美好 -
诗人对“清浊之分”持什么态度? A. 强调
B. 不在乎
C. 感慨
D. 赞美
答案: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同样表达对生活的思考与情感。
- 《登高》杜甫:反映人生的感慨与自然的联系。
诗词对比:
- 石声汉的《虞美人》与李清照的《如梦令》在探讨生命的脆弱与内心的坚韧方面有相似之处,李清照通过细腻的情感表达,反映了女性的柔情与坚韧,而石声汉则更多地通过自然意象表达对内心的追求与思考。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近现代诗词精选》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诗词与人生:从古典到现代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