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美人 半塘欲为校梦龛图,偶得明王綦秋林茆屋小帧,因以充之》

时间: 2025-01-19 17:57:25

江蓠摇落知多少。

一卷伤心稿。

霜红扫尽见楼台。

赢得百年缣素为君开。

赚人词赋哀时泪。

迸入回肠碎。

墨尘已共劫灰寒。

小几秋镫依旧对长安。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虞美人

半塘欲为校梦龛图,偶得明王綦秋林茆屋小帧,因以充之

江蓠摇落知多少。一卷伤心稿。霜红扫尽见楼台。赢得百年缣素为君开。赚人词赋哀时泪。迸入回肠碎。墨尘已共劫灰寒。小几秋镫依旧对长安。

白话文翻译

半塘的水面上,似乎映照出梦中的图画,偶然得到了明王(王羲之)所描绘的秋林茅屋的小画,因而用它来填补我的空缺。江边的水藻摇落,不知有多少;一卷伤心的稿子,满是忧伤的情感。霜红的叶子被扫尽,只留下孤零零的楼台。为了你,我倾尽百年光阴,精心准备的缣素帷幕;然而人们的词赋只换来了悲伤的泪水,情感迸发,直入心肠,化为碎片。墨尘已然与劫灰一起寒冷,只有那小几上的秋灯依旧照亮着长安。

注释

  • 江蓠:水边的草木,形容水生植物。
  • 缣素:丝织品,常用来形容精致的布料。
  • 霜红:秋天霜打过的红叶。
  • 长安:古代中国的都城,象征着繁华与历史。

典故解析

  • 明王:指的是王羲之,他是中国书法的代表人物,常被称为“圣僧”,其作品在文学和艺术上都有深远影响。
  • 长安:作为古代文化的象征,长安在许多诗词中常常代表着繁华与辉煌的过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朱祖谋,清代诗人,以其细腻的笔触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而知名。他的作品多以情感细腻、意象丰富著称。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清代,正值社会动荡、经济变迁之时,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与个人情感的抒发,表达了对过往时光的怀念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虞美人》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与深沉的情感抒发,展现了诗人对往昔的怀念与对现实的无奈。首句“半塘欲为校梦龛图”便引导我们走入诗人内心的梦境,水面上的涟漪似乎映射出他对理想与现实的思考。接下来的“江蓠摇落知多少”,则以自然景象对应内心的忧愁,水藻的摇落似乎在诉说着时光的流逝与无情。

全诗情感层层递进,尤其在“赚人词赋哀时泪”一句,诗人将自己的情感与他人的悲伤相结合,表现了共鸣与共情。这种情感的迸发,不仅是个人的悲哀,也是对整个时代的感慨。最后以“小几秋镫依旧对长安”收尾,过去的辉煌与现实的孤寂形成强烈对比,令人心生感慨。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半塘欲为校梦龛图:描绘出一种模糊的梦境,水面上的倒影与内心的渴望交织。
  • 江蓠摇落知多少:展示了自然的无情与时间的流逝。
  • 一卷伤心稿: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忧伤和无奈。
  • 霜红扫尽见楼台:秋霜打落的红叶,映衬出孤独的楼台,象征着逝去的美好。
  • 赢得百年缣素为君开:为心爱的人倾尽所有,反映出深情与牺牲。
  • 赚人词赋哀时泪:诗人与他人情感的共鸣。
  • 墨尘已共劫灰寒:对人生无常的感叹,墨尘与劫灰的结合暗示了生命的脆弱。
  • 小几秋镫依旧对长安:在孤独中继续追忆往事,形成强烈的对比。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自然景象与内心情感相结合,增强了诗的表现力。
  • 对仗:全诗结构严谨,展示了古典诗词的美感。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的描写与个人情感的抒发,表达了对过去的怀念和对现实的无奈,反映了人生的无常与脆弱。

意象分析

  • 江蓠:象征着生命的脆弱与无常。
  • 霜红:代表了秋天的悲凉与逝去的美好。
  • 楼台:象征着往昔的辉煌与孤独的现状。
  • 缣素:象征着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和对爱的付出。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半塘欲为校梦龛图”中,半塘是指什么?

    • A. 水面
    • B. 梦境
    • C. 风景
  2. “墨尘已共劫灰寒”中,墨尘象征着什么?

    • A. 生命的脆弱
    • B. 书法的艺术
    • C. 美好的回忆
  3. 诗的最后一句提到的“小几秋镓”代表了什么?

    • A. 过去的辉煌
    • B. 现实的孤独
    • C. 未来的希望

答案

  1. A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纳兰性德的《虞美人》

诗词对比: 朱祖谋的《虞美人》与李清照的《如梦令》均表现了对过往的怀念与对现实的感慨,朱的作品更侧重于自然与个人情感的结合,而李则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展示了女性特有的柔情与坚韧。两者在风格上各有千秋,体现了不同的时代特色与文化内涵。

参考资料

  • 朱祖谋诗集
  • 《清代诗人研究》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