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怀》

时间: 2025-01-20 00:43:36

结发事远游,逍遥观四方。

天地一何阔,山川杳茫茫。

众鸟各自飞,乔木空苍凉。

登高见万里,怀古使心伤。

伫立望浮云,安得凌风翔。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结发事远游,逍遥观四方。
天地一何阔,山川杳茫茫。
众鸟各自飞,乔木空苍凉。
登高见万里,怀古使心伤。
伫立望浮云,安得凌风翔。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人生旅途和自然景色的感慨。诗人从少年时的远游说起,享受四处游玩的自由。天地的广阔让人感到渺小,山川的遥远则令人感到孤寂。鸟儿各自飞翔,树木显得空旷而苍凉。登高望远,看到万里景色,古人的历史让人感到伤感。作者伫立在那儿望着浮云,心中渴望能够像云一样乘风而翔。

注释:

  • 结发:指年轻时的发型,古人多在少年时结发,象征青春。
  • 逍遥:形容无拘无束,心情自在。
  • 杳茫茫:形容遥远而模糊,难以看清。
  • 苍凉:形容景象的空旷、冷清,带有悲凉的情感。
  • 怀古:怀念古代,感慨历史的变迁。
  • 浮云:比喻生命的无常和自由。

典故解析:

  • 怀古:古人常对历史的感慨,表现出对过往时光的眷恋和对现实的无奈。诗中表现了对历史的思考和对人生的感慨。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基,字伯温,号千里,明代著名诗人、政治家、军事家。他是明初的才子,曾参与朱元璋的创业,后以诗文和智谋而著称。刘基的诗作常表现出对人生的感悟和对自然的热爱,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

该诗创作于明代,正值刘基仕途之际,面对历史变迁与个人奋斗,诗人通过自然景象表达内心的感受,反映出对自由和历史的渴望与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感怀》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个人感受,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开头两句提到结发和远游,指的是年轻时的自由与无拘无束,诗人怀念那种无忧无虑的状态。接下来,诗人通过描绘天地的广阔与山川的遥远,表达了人类在自然面前的渺小与孤独。

“众鸟各自飞,乔木空苍凉”一句,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敏感,鸟儿的独立飞翔与树木的空旷形成鲜明对比,增添了一种孤独感。接着,诗人站在高处,看到万里之遥的景象,感叹历史的变迁使人心伤,表达了对古人的怀念和对现实的无奈。最后一句“安得凌风翔”则是诗人渴望自由的象征,表达了他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和对现实的反思。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既有对美好自然的欣赏,也有对人生无常的思考,表现出强烈的个体情感与时代感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结发事远游:指年轻时的结发与出游,暗示青春时的自由与冒险。
  2. 逍遥观四方:享受四处游玩的自在与洒脱。
  3. 天地一何阔:感叹天地的辽阔,表达自我渺小的感觉。
  4. 山川杳茫茫:山川景色远而模糊,带有孤独感。
  5. 众鸟各自飞:鸟儿各自飞翔,暗示个体的自由与孤独。
  6. 乔木空苍凉:树木显得冷清,增加了孤寂的气氛。
  7. 登高见万里:登高远望,看到万里景致,表现了诗人的远大胸怀。
  8. 怀古使心伤:回忆古人历史,感到内心的伤感。
  9. 伫立望浮云:伫立凝视浮云,沉思人生的无常。
  10. 安得凌风翔:渴望能够像浮云一样随风而行,追求自由。

修辞手法:

  • 对仗:如“结发事远游,逍遥观四方”,形成整齐的结构。
  • 比喻:浮云比喻人生的无常,表达了对自由的向往。
  • 拟人:众鸟的飞翔表现了个体的独立性。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青春自由的怀念、对历史的感慨以及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反映出诗人对人生意义的深刻思考。

意象分析:

  • 浮云:象征自由与无常,表达诗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 山川:代表自然的壮丽与遥远,象征人生旅途的艰辛与孤独。
  • 苍凉的乔木:体现内心的孤独与对现实的感伤。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众鸟各自飞”意指什么? A. 鸟儿在一起飞
    B. 每只鸟都有自己的方向
    C. 鸟儿在树上休息
    答案:B

  2. “安得凌风翔”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A. 对自由的渴望
    B. 对古人的怀念
    C. 对自然的赞美
    答案:A

相关作品推荐:

  • 《登鹳雀楼》:王之涣
  • 《早发白帝城》:李白

诗词对比:

可以对比唐代王之涣的《登鹳雀楼》,同样表达了对自然的感叹与人生的思考,不同的是王之涣的诗更注重自然的壮丽景色,而刘基则更关注内心的感受与历史的回忆。

参考资料:

  • 《中国古诗词鉴赏辞典》
  • 《明代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