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旧游 维靡寺探梅,和瘦青师韵》
时间: 2025-01-06 08:10:36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怪深山僻处,几树梅花,花发先春。
瞒却探花客,向上方翘首,一白疑云。
暗香透来林外,一缕曳松阴。
恰沁入诗脾,狂歌水调,歌与花听。
吟声。满山谷,早惊落梅花,朵朵沾襟。
清福曾修到,是前生错过,消受今生。
雪深自然眠冷,香梦几时醒。
恐梦入罗浮,它生有约何处寻。
白话文翻译
在这偏僻的深山中,几株梅花早已绽放,迎来春天的气息。
花香隐藏,让探花的人都不知,仰望天空,看到一片白云。
淡淡的香气从林外飘来,轻轻掠过松树的阴影。
这香气恰如春风,沁入我的诗心,忍不住狂歌水调,花与歌声相伴。
在满山的谷中,早已惊动了落梅,花瓣纷纷沾湿了我的衣襟。
我曾经积累的福气,或许是前生的遗憾,今生得以享受。
在深雪中自然沉睡寒冷,不知何时才能醒来。
恐怕梦中进入了罗浮仙境,我今生的约定又该如何寻找呢?
注释
- 怪:感叹。
- 僻处:偏僻的地方。
- 梅花:象征坚韧的花,早春的使者。
- 探花客:指爱赏花的人。
- 暗香:隐约的香气。
- 松阴:松树的阴影。
- 清福:指清净的幸福。
- 罗浮:传说中的仙山,常用来指代理想的境地。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殷秉玑,清代诗人,字子华,号敬庵,江苏人。他的诗风清新脱俗,擅长描写自然景物和抒发个人情感。殷秉玑的作品多受传统文化影响,体现出对古典诗词的继承与创新。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春季梅花盛开的时节,诗人以梅花为题,表达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个人境遇的思考。诗中蕴含着对人生的感悟,带有淡淡的忧伤与哲理。
诗歌鉴赏
《忆旧游》是一首充满春意与哲思的诗作。诗中,梅花作为春天的象征,早早地绽放在深山之中,展现出自然界的生生不息。诗人通过描绘梅花的绽放,将自己与春天的关系紧密相连,表达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对生命的热爱。
诗的开头以“怪深山僻处”引入,不仅描绘了环境的幽静,也隐含了对人迹罕至之地的珍视。梅花的“花发先春”则暗示了诗人对早春的期待与兴奋,梅花在冬季寒冷的压制下,顽强地迎接春天,象征着诗人对生活的坚定信念。
“暗香透来林外,一缕曳松阴”,此句通过细腻的感官描写,传达了梅花的香气如何轻柔地飘散,令人沉醉。这种暗香不仅是自然的馈赠,也象征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向往。接着,诗人提到“狂歌水调”,表达了他在此刻的欢愉与陶醉,音乐与花香交融,形成了诗人内心的共鸣。
然而,诗中也浮现出一丝哀愁和遗憾,“清福曾修到,是前生错过”,让人感受到诗人对人生际遇的思考。生命的福气似乎是前生的努力所换来,而今生却未能完全享受,反映出对人生无常的哲学思考。
整首诗在描绘自然美景的同时,也在探讨人生的各种可能,表达了对过去的怀念与对未来的期许,呈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哲理的深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怪深山僻处:感叹这里是偏僻的深山。
- 几树梅花,花发先春:几株梅花正在绽放,提前迎来春天。
- 瞒却探花客:花香隐匿,让欣赏梅花的人无法察觉。
- 向上方翘首,一白疑云:人们仰望天空,看到一片白云。
- 暗香透来林外:淡淡的香气从树林外飘来。
- 一缕曳松阴:轻轻掠过松树的阴影。
- 恰沁入诗脾:这香气恰如春风,沁入诗人的心田。
- 狂歌水调,歌与花听:无法抑制地歌唱,与花相伴。
- 满山谷,早惊落梅花:在山谷中,惊动了落梅花。
- 朵朵沾襟:花瓣纷纷沾湿了衣襟。
- 清福曾修到:曾经积累的幸福。
- 是前生错过,消受今生:或许是前生的遗憾,今生得以享受。
- 雪深自然眠冷:在深雪中自然沉睡寒冷。
- 香梦几时醒:不知何时才能醒来。
- 恐梦入罗浮:恐怕梦中进入了罗浮仙境。
- 它生有约何处寻:这一生的约定又该如何寻找?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梅花与春天的关系比喻为生命的希望。
- 拟人:梅花的香气如同有生命般轻盈飘散。
- 对仗:如“清福曾修到,是前生错过”,对称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自然美的赞美、对人生际遇的思考,以及对过往美好事物的怀念。诗人通过梅花的绽放,传递出对生命的热爱与哲思,展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哲理深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梅花:坚韧与希望的象征,早春的使者。
- 暗香:美好事物的隐秘与珍贵。
- 雪:象征寒冷与沉寂,同时也可象征纯洁。
- 罗浮:追求理想与精神寄托的象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花是什么?
- A. 桃花
- B. 梅花
- C. 杏花
-
诗人对过去的生活感到?
- A. 高兴
- B. 遗憾
- C. 无所谓
-
诗的主题主要围绕什么?
- A. 对自然的赞美
- B. 对历史的回忆
- C. 对爱情的思考
答案:
- B
- B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 韩愈
- 《梅花》 - 王安石
诗词对比
-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同样描绘春天,表现了春天的生机与希望。
- 《梅花》:王安石通过梅花表达坚韧不拔的精神,与殷秉玑的诗作形成呼应。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殷秉玑研究》
- 《古典诗词鉴赏入门》
- 《中国古代诗词选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