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绛唇》

时间: 2025-01-06 10:14:59

惨惨春阴,画桡寒漾梅风去。

冷风吹度。

愁入淮山路。

歌扉归期,只恐春城暮。

人何处。

柳汀烟渚。

听尽篷窗雨。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点绛唇
作者:曹勋 〔宋代〕

惨惨春阴,画桡寒漾梅风去。
冷风吹度。愁入淮山路。
歌扉归期,只恐春城暮。
人何处。柳汀烟渚。
听尽篷窗雨。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词描绘了春天的阴郁气候,寒风轻拂,梅花的气息悄然远去。冷风吹过,愁绪也随之弥漫,令人心生忧虑,想着归家的路途,只怕春天的黄昏来得太快,无法见到想念的人。此时,作者不知人身在何处,只能在柳堤和烟雾弥漫的水边徘徊,静静听着窗外雨声。


注释:

  • 惨惨春阴:形容春天的阴沉气候,给人一种凄凉的感觉。
  • 画桡:指的是装饰有画的船桨,体现细腻的生活情趣。
  • 冷风吹度:寒风吹过,令人感到一丝寒意。
  • 愁入淮山路:愁苦似乎渗透到通往淮山的道路上,表达了深切的忧伤。
  • 歌扉:指的是歌声传来,似乎在歌唱归期。
  • 春城暮:春天的城市暮色降临,暗示着时间的流逝。
  • 柳汀烟渚:柳树的堤岸和烟雾缭绕的水边,描绘出优美的自然景色。
  • 听尽篷窗雨:在窗边倾听雨声,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孤独的氛围。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曹勋,字子骏,号青云,南宋词人,生于北宋末年,擅长词作。其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和抒发个人情感,风格清新细腻,具有浓厚的文人情怀。

创作背景:此词创作于南宋时期,当时社会动荡,诗人多在忧愁与离别中感悟人生,表达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


诗歌鉴赏:

《点绛唇》通过细腻的笔触和清新的意象,描绘出春天的阴郁与个人的愁苦。开篇“惨惨春阴”便营造出一种沉重的气氛,给人带来一种凄凉的感觉,紧接着的“画桡寒漾梅风去”则以船桨的画面展现出春日的流逝。整首词的情感在冷风的吹动中愈发浓烈,愁绪仿佛随着风飘荡,令人感受到一种深切的孤独与无奈。

词中“歌扉归期,只恐春城暮”表达了对归期的期待与惧怕,流露出对时间无情流逝的忧伤。而“人何处”则直接表现出对远方游子或亲人的思念,展现出了一种在美丽春景中掺杂的伤感情愫。

最后的“听尽篷窗雨”更是将整首词的意境推向高潮,窗外的雨声仿佛是对内心忧愁的回应,令人深思。这首词不仅仅是对春天景色的描绘,更深层次地反映了个人内心的情感波动,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惨惨春阴:春天的阴云密布,令人感到压抑和悲凉。
  2. 画桡寒漾梅风去:用装饰的船桨描绘出梅花的飘散,象征着春天的消逝。
  3. 冷风吹度:冷风吹动,让人感到一丝凉意,愁绪随风而生。
  4. 愁入淮山路:忧愁伴随着旅途,随时随地困扰着诗人。
  5. 歌扉归期:歌声传来,暗示着归家的希望。
  6. 只恐春城暮:然而又害怕春天的黄昏来临,归期难以确定。
  7. 人何处:不知所爱之人身在何方,心中愁苦。
  8. 柳汀烟渚:描绘出柳树与水边的美丽景象,反衬出内心的孤独。
  9. 听尽篷窗雨:静静地倾听窗外的雨声,感受生活的无奈与孤独。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春天的阴暗比作内心的忧愁,增强了情感的表现力。
  • 拟人:雨声被赋予了情感,似乎在与诗人进行交流。
  • 对仗:如“柳汀烟渚”与“篷窗雨”,形成了优美的音韵和节奏。

主题思想:整首词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感慨与对故人思念的愁苦,展现了孤独与无奈的情感基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春阴:象征着春天的沉闷与忧愁。
  2. 画桡:寓意着生活的雅致和对过往美好时光的追忆。
  3. 冷风:代表着内心的孤寂与凄凉。
  4. 柳汀:体现出自然的美丽和柔情。
  5. 篷窗雨:象征着孤独和渴望交流的心情。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词中“惨惨春阴”表现了什么情感?
    A. 喜悦
    B. 悲凉
    C. 安静

  2. “愁入淮山路”中“愁”指的是什么?
    A. 旅行
    B. 思念
    C. 快乐

  3. 词的最后一句“听尽篷窗雨”表达了什么意境?
    A. 欢乐
    B. 孤独
    C. 兴奋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温庭筠的《菩萨蛮》

诗词对比
与李清照的《如梦令》相比,曹勋的《点绛唇》在情感的表达上更为内敛,前者更显直白的思念,而后者则通过自然景象反映内心的复杂感情。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词典》
  • 《词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