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秋闺怨
作者: 曹勋 〔宋代〕
忧勤番作妒,险詖自为才。
赵瑟弦初绝,秦筝曲更哀。
蛛纲罗妆鉴,庭芜暗玉阶。
听鸡虽自误,辞辇却成非。
犹谢昭阳月,时来照寝衣。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一个孤独女子在秋天深闺的愁苦。她因勤奋而遭到妒忌,面对险恶的环境感到无奈。赵瑟的琴声刚刚停止,秦筝的曲调更加哀伤。蛛网覆盖了妆镜,院子里的杂草遮蔽了玉阶。虽然听到鸡鸣声让她误解了时光,但却让人感到离别的无奈。她仍然怀念昭阳的明月,偶尔照亮她的寝衣。
注释:
- 忧勤:忧虑自己勤奋的工作引起别人的嫉妒。
- 番作妒:翻译为“妒忌”,指因他人的优秀而产生的嫉妒心。
- 赵瑟:古代一种弦乐器,常用于抒情,代表着旧情的断绝。
- 秦筝:又一种古琴,象征着更加悲伤的情绪。
- 蛛纲:蛛网,象征着孤独和被困的状态。
- 庭芜:庭院中的杂草,暗示着环境的荒凉。
- 昭阳月:指明亮的月光,昭阳是古代一个著名的地点,借指美好时光。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曹勋,字子明,号仲明,宋代诗人,以其细腻的情感和深刻的思考著称。他的诗词多表现女性的情感与命运,风格婉约而富有音乐感。
创作背景:
《秋闺怨》创作于一个秋天的深闺,表达了女子在孤寂环境中的忧虑和思念。宋代的社会环境对女性的限制使得她们常常陷入孤独和无奈的境地,诗人通过音乐意象和自然景观反映了这种情感。
诗歌鉴赏:
《秋闺怨》是一首充满细腻情感的诗作,诗人在诗中通过对音乐和自然的描写,传达了女性在秋季深闺中的孤独与思念。开篇的“忧勤番作妒”将女性因努力而遭到他人嫉妒的苦楚展现得淋漓尽致,由此引发对自身处境的深刻反思。接下来的“赵瑟弦初绝,秦筝曲更哀”则将音乐与情感相结合,音乐的断绝象征着旧情的结束,随之而来的秦筝声更添悲伤,表明内心的孤独与哀怨。
“蛛纲罗妆鉴,庭芜暗玉阶”描绘了一个被蛛网覆盖的妆镜和被杂草遮蔽的玉阶,暗示着女子的美丽和青春在孤独中渐渐消逝。最后几句“听鸡虽自误,辞辇却成非”体现了对时间流逝的无奈以及对离别的痛苦,而“犹谢昭阳月,时来照寝衣”则是对美好过往的怀念,昭阳月的照耀仿佛带来了些许温暖。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丰富,展现了深闺女子内心的孤独与无奈,既有对现实的无奈感叹,也有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情感深邃而动人。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忧勤番作妒:女子因勤勉而引起他人的妒忌,表达了她对妒忌的无奈。
- 险詖自为才:在险恶环境中,才华反而成了她的负担。
- 赵瑟弦初绝:音乐的断绝象征着情感的结束。
- 秦筝曲更哀:秦筝的哀伤曲调加强了她的悲伤情感。
- 蛛纲罗妆鉴:蛛网覆盖妆镜,暗示了女子的孤独与未被世人欣赏的美丽。
- 庭芜暗玉阶:庭院杂草丛生,象征着生活的荒凉和无奈。
- 听鸡虽自误:听到鸡鸣声让她误解了时光的流逝,增加了她的孤独感。
- 辞辇却成非:离别的无奈令她感到内心的失落。
- 犹谢昭阳月:依然对美好时光的怀念,昭阳的明月给她带来一丝安慰。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赵瑟”“秦筝”来比喻情感的变化与悲苦。
- 拟人:音乐被赋予了情感,表现出对过去的怀念。
- 对仗:整首诗有很强的对仗工整,增强了诗歌的音乐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女子在秋季深闺的孤独与思念,表达了对现实困境的感慨与对美好过往的怀念,展现了女性在社会中所遭受的无奈与痛苦,同时也流露出对美好情感的向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秋:象征着收获与凋零,暗示着生命的无常。
- 音乐:如“赵瑟”“秦筝”,象征着情感与记忆的交织。
- 蛛网:象征孤独与被困的状态。
- 月亮:代表美好回忆与希望,昭阳月给予她一丝安慰。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曹勋生活在哪个朝代?
- A) 唐代
- B) 宋代
- C) 元代
- D) 明代
-
诗中提到的“赵瑟”是什么?
- A) 一种古代乐器
- B) 一种花卉
- C) 一种饮品
- D) 一种织物
-
诗中提到的“庭芜”指的是什么?
- A) 美丽的花园
- B) 杂草丛生的庭院
- C) 一种乐器
- D) 一种服饰
答案:
- B) 宋代
- A) 一种古代乐器
- B) 杂草丛生的庭院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同样表现女性的孤独与思念。
- 苏轼的《水调歌头》,流露出对时光的感慨与怀念。
诗词对比:
- 曹勋 vs. 李清照:两位诗人均以女性视角表达情感,曹勋更侧重于孤独与秋天的凄凉,而李清照则着重于思念与对美好时光的回忆。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古诗词鉴赏》
- 《中国古代女性文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