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我本汝颍士,老隐天台山。
一瓢顾粗足,三谒无厚颜。
身与樵牧远,居眇林壑间。
不为物事役,常对风日闲。
白话文翻译:
我原本是汝颍的士人,如今隐居在天台山。
一瓢水伴我粗糙的双足,三次拜访只求无愧于心。
我与樵夫和牧童相隔遥远,居住在幽深的山林之间。
不为世俗的事务所役使,常常面对风和日子悠闲自在。
注释:
- 汝颍士:指古代汝、颍两地的士人。这里暗指作者的出身。
- 天台山:位于浙江省,是著名的道教和佛教胜地。
- 一瓢:形容饮水的简朴,反映隐居生活的简单。
- 三谒:三次拜访,表示对友人的敬重或对理想的追求。
- 樵牧:樵夫和牧童,分别指代砍柴人和放羊的人,代表隐居生活的简单。
- 风日闲:指面对自然的轻松愉悦。
典故解析:
- 隐者:隐居于山林的士人,追求一种超然的生活。
- 天台山:历史上许多文人都曾隐居于此,代表了清净与高雅的生活方式。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曹勋,宋代诗人,生于汝颍,后隐居于天台山。其诗风多体现出对于自然的热爱和对世俗功名的淡漠,常以隐逸生活为主题,表达个人的志向与情感。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其隐居生活时期,反映了诗人对世俗生活的厌倦和对自然的向往,表达了他对自由与宁静的追求。
诗歌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隐者的生活状态,呈现出诗人对于自然与隐逸生活的热爱。开头两句直接点出诗人的身世和选择,表明他曾是一名士人,但因厌倦世俗而隐居于天台山。这里的“老隐”暗示着他已经过了一个漫长的隐居生活,生活的点滴琐事已经不再吸引他。
“一瓢顾粗足”,通过简单的生活细节展示了隐者的生活状态。他不追求奢华,只需一瓢水就能满足。接下来的“身与樵牧远”则进一步强调了他与世俗的隔离,隐居于山林,享受着自然的宁静。这种远离世俗的状态使得他更能体会到“风日闲”的恬淡与悠然,真正实现了心灵的自由。
整首诗的意境清新脱俗,语言平淡,却蕴含着深厚的哲理,展现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与珍视,表达了对自由生活的追求和对物质世界的淡漠。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我本汝颍士:自我介绍,说明自己的身世背景。
- 老隐天台山:表明自己已隐居多年,选择了天台山作为栖息之地。
- 一瓢顾粗足:生活简朴,饮水如同一瓢,强调了隐居生活的简单。
- 三谒无厚颜:三次拜访他人,说明与人交往的真诚。
- 身与樵牧远:与樵夫和牧童相隔遥远,表现出与社会的隔绝。
- 居眇林壑间:居住在幽深的山林之中,强调隐居环境的清幽。
- 不为物事役:不被世俗事务所束缚,表现出内心的自由。
- 常对风日闲:常常面对自然,享受悠闲的生活状态。
修辞手法:
- 对仗:如“身与樵牧远,居眇林壑间”,对称的结构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象征:樵夫和牧童象征着简朴的乡村生活,反映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围绕隐逸与自然,表现了诗人对世俗的超脱与对宁静生活的向往。通过对隐居生活的描绘,传达了对自由与安宁的渴望,体现出一种淡泊明志、宁静致远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 天台山:象征着清静与高远,是隐士的理想居所。
- 一瓢水:象征着简单与纯粹,反映了隐者的生活哲学。
- 樵牧:象征田园生活,代表着远离喧嚣的理想状态。
- 风日:象征自然的美好与和谐,体现诗人对自然的热爱。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曹勋隐居于哪座山?
- A. 五台山
- B. 天台山
- C. 黄山
- D. 泰山
-
诗中提到的“汝颍士”指的是?
- A. 地名
- B. 一种职业
- C. 作者的出身
- D. 一种生活方式
-
“身与樵牧远”中的“樵牧”指的是什么?
- A. 读书人
- B. 砍柴人和放羊的人
- C. 商人
- D. 农民
答案:
- B
- C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山居秋暝》
- 孟浩然的《过故人庄》
- 陶渊明的《归园田居》
诗词对比:
- 曹勋与王维:两者都表达了隐居生活的理想,但王维更注重自然景色的描写,而曹勋则强调内心的宁静和对世俗的超脱。
- 曹勋与陶渊明:陶渊明的诗更为直接表达对田园生活的向往,而曹勋则通过隐逸的生活状态展现出一种淡泊的心态。
参考资料:
- 《宋诗鉴赏辞典》
- 《中国古典诗歌选》
- 《隐士文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