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游楚国寺》

时间: 2025-01-07 23:48:08

往事飘然去不回,空馀山色在楼台。

池塘风暖雁寻去,

松桂寺高人独来。

庄叟著书真达者,贾生挥涕信悠哉。

老僧心地闲于水,犹被流年日日催。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重游楚国寺
作者: 赵嘏 〔唐代〕

往事飘然去不回,
空馀山色在楼台。
池塘风暖雁寻去,
松桂寺高人独来。
庄叟著书真达者,
贾生挥涕信悠哉。
老僧心地闲于水,
犹被流年日日催。

白话文翻译:

回忆往事如浮云般飘散而去,
只剩下山色映衬着楼台。
池塘边的暖风中,雁阵已飞去,
松桂掩映下,寺中高人独自来到。
庄周那位著书的真正达者,
贾谊挥泪的故事也显得悠远。
老僧的心境如水般闲适,
却依然被流年的催促所打扰。

注释:

  • 往事:过去的事情。
  • 飘然:轻盈地飘散。
  • 空馀:只剩下。
  • 山色:山的色彩,表示自然的景色。
  • 池塘:水塘。
  • 松桂:松树和桂树,在古代常用来象征高雅。
  • 庄叟:指庄子,著名的道家思想家。
  • 贾生:指贾谊,西汉文学家,因其悲情而著名。
  • 挥涕:流泪,形容贾谊的感伤情怀。
  • 老僧:年长的僧人,象征内心的宁静。
  • 流年:时间的流逝。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赵嘏,字德昭,号景山,唐代诗人,擅长诗歌和散文,作品多描写自然景色和人情世态,风格清新。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重游楚国寺之时,诗人回忆往事,感慨流年,表现出对时间流逝的无奈与对自然的热爱。

诗歌鉴赏:

《重游楚国寺》是一首抒发诗人对往事的怀念与对流逝时光的感慨的诗作。诗中描绘了一幅优美的自然画面,结合个人的情感,使整首诗充满了哲理的思考和深刻的感悟。首先,诗人在开篇中提到“往事飘然去不回”,表达了对过往岁月的无奈与惋惜,仿佛一切都已随风而逝。随着“空馀山色在楼台”的出现,诗人将自然美景与内心情感结合,使人感受到一种淡淡的忧伤。

接着,诗人以“池塘风暖雁寻去”描绘了温暖的自然景象,表现出一种宁静与和谐的氛围。然而,随着“松桂寺高人独来”的写照,诗人又将目光转向寺中的高人,暗示着对智慧与宁静的向往。庄周和贾谊的提及,进一步深化了对人生哲理的探讨,表现出诗人对智者的崇敬和对生命的思考。

最后,诗人在“老僧心地闲于水”中展现了一种超然的境界,但“犹被流年日日催”的结尾,却又使人意识到时间的无情与生命的脆弱。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观的描写和哲理思考的结合,展现了生命的意义与价值,给人以深刻的启示。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往事飘然去不回:往事如同浮云一般消逝,不会再回到我身边。
  2. 空馀山色在楼台:只留下美丽的山色映衬在楼台之上,提醒人们曾经的美好。
  3. 池塘风暖雁寻去:温暖的春风轻拂着池塘,雁群在此时已然飞去,象征着时光的流逝。
  4. 松桂寺高人独来:在松桂掩映的寺庙中,高人独自前来,表现出一种不受世俗纷扰的洒脱。
  5. 庄叟著书真达者:庄周以其著作被视为真正的智者,暗示智慧的追求。
  6. 贾生挥涕信悠哉:贾谊因时事而流泪,表现出对历史的感慨,时光荏苒。
  7. 老僧心地闲于水:老僧心境如水般宁静,体现出一种超然物外的态度。
  8. 犹被流年日日催:然而,纵使心如水,仍然无法逃避时间的催促。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往事比作飘然的云,形象地表现出时光的流逝。
  • 对仗:如“池塘风暖”与“松桂寺高人”,形成音韵的和谐。
  • 拟人:赋予“流年”以催促的特性,强调时间的无情。

主题思想:整首诗以怀旧为主线,表达对往事的追忆,对人生的思考,以及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体现了诗人对生命的深刻理解和感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往事:象征时间的流逝与人生的无常。
  • 山色:代表自然的永恒与美好。
  • 池塘:象征宁静的内心和时光的流动。
  • 高人:代表智慧与哲理的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庄叟”指的是哪位古代哲学家? A. 孟子
    B. 庄子
    C. 老子
    D. 荀子

  2. 诗中“流年”所指的是: A. 年龄
    B. 时间的流逝
    C. 季节变换
    D. 生命的轮回

  3. 诗人在表达对往事的感慨时,使用了哪个意象? A. 雁
    B. 水
    C. 山色
    D. 高人

答案

  1. B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月夜忆舍弟》
  • 李白《夜泊牛斗星》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夜泊牛斗星》相对,赵嘏的《重游楚国寺》更注重内心的感悟与自然的和谐,李白则是更多地表现出个人的孤独与对亲人的思念。两者都表现了对时间的感慨,但情感基调与表达方式各有不同。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诗词鉴赏丛书》
  • 《中国古典诗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