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安陆西楼》

时间: 2025-01-06 11:21:40

楼上华筵日日开,眼前人事只堪哀。

征车自入红尘去,

远水长穿绿树来。

云雨暗更歌舞伴,山川不尽别离杯。

无由并写春风恨,欲下郧城首重回。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登安陆西楼
作者: 赵嘏 〔唐代〕

楼上华筵日日开,
眼前人事只堪哀。
征车自入红尘去,
远水长穿绿树来。
云雨暗更歌舞伴,
山川不尽别离杯。
无由并写春风恨,
欲下郧城首重回。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安陆西楼上所见的繁华盛景与内心的惆怅。楼上的华丽筵席每天都在举行,而眼前的世事却让人感到无比悲哀。征途的车马渐行渐远,带走了人们的欢声笑语,远处的水流穿过绿树,显得格外悠长。云雨之间,歌舞的伴奏愈显阴暗,山川的景色也无法消解酒杯中不断的离别之情。无法将心中对春风的怨恨写尽,只希望能重返郧城,回到那熟悉的地方。

注释:

  • 华筵:华丽的宴席。这里指的是盛大的宴会。
  • 征车:指出征的车马,象征离别。
  • 红尘:指尘世,喻指繁华的世俗生活。
  • 云雨:常用来指代男女情感或欢娱的场景,这里暗示着歌舞的热闹却又显得阴沉。
  • 山川:象征自然景色,同时也暗指人情的离别。
  • 郧城:古地名,指诗人向往的故乡。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赵嘏,字子美,号孟词,唐代诗人,生于公元前684年,卒于公元前748年。赵嘏以五言诗著称,作品多描写山水、咏怀,风格清新脱俗,颇具文人情怀。

创作背景:

《登安陆西楼》创作于唐代,正值社会繁华与人际关系复杂的时期。诗人在安陆西楼的所见所感,反映了个人对繁华世界的无奈与对故乡的思念。

诗歌鉴赏:

《登安陆西楼》是一首表达离愁别绪的诗,诗人在楼上看着盛大的筵席,心中却充满了悲伤。开头两句描绘了盛宴的繁华,却与内心的哀伤形成鲜明对比,显示出诗人对世事的无奈。接下来的几句则通过对征车与绿水的描写,表现出离别的无情与对故乡的向往。

诗中的意象丰富,既有盛大的宴会,又有远去的征车、穿流的水、阴暗的云雨和不尽的山川,构成了一幅动人的画面。然而,这些美景之下却隐藏着深深的惆怅与无奈。诗人无法将心中的怨恨与思念写尽,反而希望能够回到过去的郧城,重温那份温暖与美好。

整首诗以优美的意象与深刻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离别与时光流逝的无奈,表达了对故乡的眷恋与对人生无常的思考,情感真挚而动人,是唐代诗歌中的佳作。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楼上华筵日日开:描述楼上每天都有盛大的宴席,展示繁华的场景。
  2. 眼前人事只堪哀:对比盛景,内心却充满悲哀,表达对人事的无奈。
  3. 征车自入红尘去:离别的车马进入熙熙攘攘的红尘,暗示离愁。
  4. 远水长穿绿树来:远方的水流穿过绿树,象征时间的流逝与思乡之情。
  5. 云雨暗更歌舞伴:阴云与雨水伴随歌舞,暗示欢乐背后的忧愁。
  6. 山川不尽别离杯:山水景色无法消解心中的离愁,酒杯中满是别离之情。
  7. 无由并写春风恨:无法将心中的怨恨与思念写尽,恨意难以表露。
  8. 欲下郧城首重回:渴望回到郧城,重温旧日的美好时光。

修辞手法:

  • 对仗:诗句之间的对仗工整,如“云雨暗更歌舞伴,山川不尽别离杯”,增强了诗的音乐感。
  • 比喻:将离别与繁华对比,展现内心的情感冲突。
  • 意象:通过具体的自然景象传达抽象的情感,增强了诗的表现力。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盛宴与离别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深刻感悟,以及对故乡和过往的深切怀念,情感复杂,真挚动人。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华筵:象征繁华与奢华,突显世俗的浮华。
  2. 征车:象征离别,暗示人生的无常。
  3. 远水、绿树:自然的意象,象征时间的流逝与思乡之情。
  4. 云雨:象征情感的阴郁与复杂。
  5. 山川:象征大自然的永恒与人情的脆弱。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选择题:诗中“华筵”指的是什么?

    • A. 普通的宴席
    • B. 盛大的宴席
    • C. 乡间的聚会
    • D. 私人的晚餐
  2. 填空题:诗中提到的“征车”象征着__

  3. 判断题:这首诗表达了对将离别的惆怅和对故乡的思念。 (对/错)

答案:

  1. B
  2. 离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