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归》
时间: 2025-01-08 00:07:06意思解释
诗词名称: 寄归
作者: 赵嘏 〔唐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三年踏尽化衣尘,只见长安不见春。
马过雪街天未曙,客迷关路泪空频。
桃花坞接啼猿寺,野竹庭通画鹢津。
早晚相酬身事了,水边归去一闲人。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经过三年的漂泊,满身尘土,却只见长安而无春色。骑马经过雪街时,天色尚未亮,作为旅客的我在关口迷路,泪水频频涌出。桃花坞边与啼叫的猿声相接,野外的竹林通向画舫的渡口。早晚当我了却身边的事,便可以回到水边,成为一个悠闲的人。
注释:
字词注释:
- 化衣尘: 指身上的尘土,形容在外漂泊的艰辛。
- 长安: 唐朝的都城,象征繁华与美好。
- 雪街: 雪覆盖的街道,暗示寒冷和孤寂。
- 啼猿寺: 猿声与寺庙相连,营造出一种孤独的氛围。
- 画鹢津: 画舫的渡口,象征归隐生活的理想。
典故解析:
- 桃花坞: 典故源自桃花源,描绘一种理想的隐居生活。
- 猿声: 在古诗中常用猿啼来表达离愁别恨,增添了诗的情感深度。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赵嘏,唐代诗人,以七言绝句而著称,诗风清新、典雅,常表达个人情感和对社会的思考。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诗人漂泊三年后,经历了许多沧桑与孤独,渴望归乡的心情愈发明显。
诗歌鉴赏:
《寄归》是一首充满感伤与思乡情怀的诗。诗人在长安的繁华与春天的缺失之间形成鲜明对比,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和对生活无常的感慨。前两句中“踏尽化衣尘”与“只见长安不见春”相互呼应,展示了诗人三年流离的艰辛与对美好春光的失落感。雪街的寒冷与未曙的黑暗,象征着旅途的艰难与无尽的孤独。
随着诗的推进,桃花坞、啼猿寺的描绘,无疑是对自然的向往和对宁静生活的渴求。诗人在描绘自然景象的同时,内心的情感也愈发强烈,尤其是在“水边归去一闲人”一句中,诗人希望摆脱世俗纷扰,归于宁静,展现了对理想生活的向往。整首诗在意象的运用上,既有孤独的旅途,又有归隐的憧憬,情感深邃,意境悠远。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三年踏尽化衣尘: 经过三年的漂泊,身上沾满了尘土,暗示艰辛的旅途。
- 只见长安不见春: 只看到长安的繁华,却没有春天的生机,表现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 马过雪街天未曙: 骏马踏过被雪覆盖的街道,天色尚未破晓,渲染出旅途的孤独感。
- 客迷关路泪空频: 作为客人迷失在关口的路上,眼泪频频流下,表达对归乡的渴望与无奈。
- 桃花坞接啼猿寺: 桃花环绕,猿声啼叫,描绘出一种宁静而又感伤的自然景象。
- 野竹庭通画鹢津: 竹林环绕的庭院,通向画舫的渡口,象征归隐的理想生活。
- 早晚相酬身事了: 早晚会与世俗的事了结,意味着诗人渴望摆脱纷扰。
- 水边归去一闲人: 最终回到水边,成为一个悠闲的人,表现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修辞手法:
- 对仗: “桃花坞接啼猿寺,野竹庭通画鹢津”表现出和谐美。
- 比喻: 以“化衣尘”比喻长途跋涉的辛苦。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旅途与归隐生活的对比,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反映出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与渴望。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长安: 象征繁华与失落。
- 雪街: 寒冷与孤独。
- 桃花: 理想的归隐生活。
- 猿声: 离愁别绪的象征。
- 水边: 宁静与闲适的生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长安”象征什么?
- A. 繁华与美好
- B. 贫困与孤独
- C. 战乱与动荡
-
“马过雪街天未曙”中的“雪街”暗示了什么?
- A. 温暖和幸福
- B. 寒冷和孤寂
- C. 繁忙和喧闹
-
诗人在诗中最终希望回归到什么样的生活?
- A. 繁华的城市生活
- B. 悠闲的乡村生活
- C. 竞争激烈的商界
答案:
- A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夜泊牛津》: 表达游子思乡情。
- 孟浩然的《春晓》: 描绘春天的美好与希望。
诗词对比:
- 《寄归》与王维的《送别》: 两首诗都表达了对离别和归乡的情感,但《寄归》更加侧重于旅途的孤独感,而《送别》则更加强调友谊与惜别之情。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唐诗品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