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翰林职在明光里,
行乐诗成拜舞中。
不待惊开小桃杏,
始知天子是天公。
白话文翻译:
在明光的翰林院中任职,
在欢愉的氛围里写成诗歌,
不必等待小桃和杏花的惊艳绽放,
才明白天子正是天公。
注释:
- 翰林:指翰林院,是古代中国负责撰写文稿和提供咨询的官署。
- 明光:指光明,象征着光辉灿烂的环境。
- 行乐:享受欢乐,指在欢快的氛围中。
- 拜舞:指在欢乐的场合中跳舞、祝贺。
- 小桃杏:指的是桃花和杏花,春天盛开的花,象征着春天的生机与美好。
- 天子:古代中国的皇帝,象征着权威和至高无上的地位。
- 天公:指天神或上天,表示自然界的力量。
典故解析:
这首诗中提到的“天子”和“天公”均为古代文化中重要的概念。天子是古代中国的最高统治者,象征着权力与神圣;而天公则是自然界的象征,表明对自然法则的敬畏与尊重。诗中提到的“桃杏”则是春天的象征,传达了生机与希望。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政治家。他的作品题材广泛,风格多样,兼具豪放与细腻,常以个人的经历和情感反映自然和社会。
创作背景:
《春帖子词》写于春暖花开的时节,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生机勃勃景象的欣赏,同时也传达了对天子权威的认可,以及在欢乐中创作的心情。诗人在翰林院工作,身处明亮的环境中,感受到生活的乐趣与自然的美好。
诗歌鉴赏:
《春帖子词》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春天的景象,展示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开篇的“翰林职在明光里”即表明了诗人的身份,置身于光明灿烂的环境,暗示了他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接着的“行乐诗成拜舞中”则表达了诗人在欢快的氛围中创作的快乐,表现出一种生活的洒脱与快乐。
最后两句“不待惊开小桃杏,始知天子是天公”通过小桃杏的花开来引入对天子的感悟,诗人并不急于迎接春天的花开,因为他已经领悟到天子的至高无上的地位与自然的关系。可以看出,苏轼在这首诗中运用花卉的意象,既表现了春天的生机,也隐喻了政治与自然的和谐。整首诗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流露出对生活、自然和权力的思考,情感真挚,意境深远。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翰林职在明光里:诗人自述在翰林院任职,象征着光明和荣耀。
- 行乐诗成拜舞中:描述在欢快的气氛中,创作诗歌,体现出诗人与环境的和谐。
- 不待惊开小桃杏:不期望桃杏花开才感受到春天的美好,表达对自然的理解。
- 始知天子是天公:通过自然的变化领悟到天子的权威与自然的神秘。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天子比作天公,暗示其至高无上的地位。
- 对仗:如“翰林职在明光里”与“行乐诗成拜舞中”形成对比,增强了韵律感。
- 意象:小桃杏的意象不仅代表春天,也隐喻着生命的希望与美好。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春天的生机,表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权力与自然关系的深刻思考。通过对春天的感悟,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和对天子权威的认可。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翰林:象征文化和知识的集中地。
- 明光:象征光明与希望。
- 桃杏:象征春天的生机与美好。
- 天子:象征权威和统治。
- 天公:象征自然与神秘,体现出人对自然的敬畏。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翰林职在明光里”中的“翰林”指的是什么? A. 一种花
B. 古代的一个官署
C. 一种乐器
D. 一座山 -
“行乐诗成拜舞中”中的“行乐”是什么意思? A. 旅行
B. 享受欢乐
C. 写诗
D. 跳舞 -
诗中提到的“小桃杏”象征着什么? A. 生活的苦涩
B. 春天的生机
C. 秋天的丰收
D. 冬天的寒冷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夜泊牛津》:描绘自然与人生哲理,展现诗人豪放的风格。
- 杜甫《春望》:通过春天的景象,表达对国事的忧虑与关心。
诗词对比:
- 苏轼《春帖子词》与李白《月下独酌》的对比:两者在描写春天的生机和对生活的热爱上有相似之处,但李白更显豪放,苏轼则更注重细腻与思考。通过不同风格的对比,体现出各自独特的艺术魅力。
参考资料:
- 《苏轼全集》
- 《宋代诗词研究》
- 《古诗词鉴赏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