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正月十四日与子由别于陈州五月子由复至》
时间: 2025-01-01 12:44:48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今年正月十四日与子由别于陈州五月子由复至
作者:苏轼
惊尘急雪满貂裘,泪洒东风别宛丘。
又向邯郸枕中见,却来云梦泽南州。
暌离动作三年计,牵挽当为十日留。
早晚青山映黄发,相看万事一时休。
柳子厚别刘梦得诗云:“皇恩若许归田去,黄发相看万事休。”
此注二句诗,上句为柳诗,下句为刘诗,东坡误记,合二为一。
白话文翻译:
在这个正月的十四日,与子由在陈州分别,漫天飞雪覆盖了我的貂裘,泪水洒落在东风中,别离的情景如同宛丘的山岭。又在梦中见到了邯郸,却又回到云梦泽的南州。分别的日子已经过去三年,牵挂的情感却仿佛只是一瞬间。早晚青山映照着我的白发,相对而视,万般心事一时都已停息。柳子厚在与刘梦得的离别诗中写道:“如果皇恩允许我回田园,白发相看,万事都已休”。这两句诗,一句是柳的,另一句是刘的,东坡误记,合二为一。
注释:
- 惊尘:形容飞雪如尘,突然降临。
- 貂裘:貂皮衣裳,象征奢华和身份。
- 泪洒东风:因别离而流泪,伴随着东风。
- 邯郸:古地名,象征思念。
- 云梦泽:指地名,寓意归宿。
- 暌离:指分离、离别。
- 牵挽:牵挂与思念。
- 早晚青山映黄发:时间流逝,白发苍苍。
典故解析:
- 柳子厚与刘梦得:柳宗元与刘长卿,二人均为唐代著名诗人,彼此间有深厚的交情,诗中提到的离别诗句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画家。他在政治上经历坎坷,曾多次被贬,然而其诗词、散文等文学成就极为卓越,尤其以豪放、不拘一格而著称。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苏轼与友人子由(即苏辙)的别离之际,表达了他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离别的感伤。在当时,诗人因政见不同而遭遇贬谪,离开故土,内心充满了对友人的思念和对未来的惆怅。
诗歌鉴赏:
苏轼的《今年正月十四日与子由别于陈州五月子由复至》是一首情感深邃的送别诗。诗中通过描绘惊雪覆盖的场景,渲染了离别的苍凉与无奈。开头的“惊尘急雪满貂裘”,不仅展现了自然景象的急促,更传达了诗人内心的惶急和不安。接着,诗人回忆起与友人子由的相处时光,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切怀念与期待重逢的渴望。
“又向邯郸枕中见,却来云梦泽南州”一句,运用了梦境作为表现思念的手法,展示了人与人之间情感的深邃与复杂。虽然身处异地,梦中却能相见,这种梦境中的重聚更显得珍贵而无奈。
诗的后半部分,诗人用“青山映黄发”来象征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令人感受到岁月的无情和对未来的无奈。最后引用柳宗元与刘长卿的诗句,既是对友谊的追忆,也是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展现了诗人对简单生活的渴望。
整首诗在情感的表达上细腻而深刻,既有对友人的思念,也有对人生无常的思考,体现了苏轼在诗词创作上的高超技巧与深厚情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惊尘急雪满貂裘:
- 描述了雪花飞舞的景象,暗示离别的紧迫感与悲哀。
-
泪洒东风别宛丘:
- 在东风中洒下眼泪,表现了诗人对别离的伤感。
-
又向邯郸枕中见:
- 梦中再次见到邯郸,表示对故人的思念。
-
却来云梦泽南州:
- 回到现实,暗示思念的无奈与无法相聚的痛苦。
-
暌离动作三年计:
- 经过三年的分别,感慨时间的流逝。
-
牵挽当为十日留:
- 虽然分别已久,但内心的牵挂依然如初。
-
早晚青山映黄发:
- 反映时间的流逝,诗人已届中年,白发渐生。
-
相看万事一时休:
- 与友人相对,万般心事都在此时停息。
-
柳子厚别刘梦得诗云:
- 引用柳宗元与刘长卿的诗句,表达对归田隐居的向往。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青山映黄发”比喻时间的流逝。
- 拟人:将自然景象与情感结合,使离别的悲伤更为生动。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表达了苏轼对友人的思念与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体现了深厚的友情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雪:象征离别的冷清与心中的悲伤。
- 青山:代表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
- 黄发:象征年华的老去,人生的短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惊尘急雪”意指什么?
- A. 表达离别的急迫感
- B. 描述自然景象
- C. 表达对故土的思念
-
“柳子厚别刘梦得诗云”中提到的两位诗人是谁?
- A. 苏轼与苏辙
- B. 柳宗元与刘长卿
- C. 白居易与杜甫
-
诗的主要情感基调是什么?
- A. 快乐
- B. 悲伤
- C. 愤怒
答案:
- A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月夜忆舍弟》:同样表达了对亲友的思念。
诗词对比:
-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 主题都是离别,但王维更侧重于对未来的祝福,而苏轼则更深沉地表达了对友情的思念。
参考资料:
- 《苏轼诗词全集》
- 《宋代诗词研究》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