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伏龙行(并叙)》
时间: 2025-01-01 12:50:34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起伏龙行(并叙)
作者:苏轼
徐州城东二十里,有石潭。父老云与泗水通,增损清浊,相应不差,时有河鱼出焉。元丰元年春旱,或云置虎头潭中可以致雷雨,用其说,作起伏龙行一首。何年白竹千钧弩,射杀南山雪毛虎。至今颅骨带霜牙,尚作四海毛虫祖。东方久旱千里赤,三月行人口生土。碧潭近在古城东,神物所蟠谁敢侮。上欹苍石拥岩窦,下应清河通水府。眼光作电走金蛇,鼻息为云擢烟缕。当年负图传帝命,左右羲轩诏神禹。尔来怀宝但贪眠,满腹雷霆喑不吐。赤龙白虎战明日,是月丙辰,明日庚寅。倒卷黄河作飞雨。嗟吾岂乐斗两雄,有事径须烦一怒。
白话文翻译
在徐州城东二十里处,有一个石潭。当地的老人说它与泗水相通,水的清浊变化互相对应,有时会有河鱼在此出现。元丰元年春天发生了干旱,有人说把虎头放入潭中可以召唤雷雨,于是我写了这首《起伏龙行》。何年白竹制成的千钧弩,射杀了南山的雪毛虎。直到现在,它的颅骨仍然带着霜牙,依然是四海毛虫的祖先。东方的干旱已经持续千里,三月行的人口生出土来。碧潭就在古城东边,神物所栖谁敢侮辱。上方倾斜的苍石拥抱着岩洞,下方的清河通向水府。眼光如电,金蛇飞舞,鼻息如云,烟缕升起。那年我负图受命于皇帝,左右羲轩诏请神禹。自那时起怀宝却贪恋安眠,满腹雷霆却默默无言。赤龙与白虎明天要交战,是这月的丙辰,明天的庚寅。黄河翻卷成飞雨。唉,我何乐于与两雄相斗,有事只需烦一怒。
注释
- 徐州:位于中国江苏省,是历史上重要的城市。
- 虎头潭:潭的名字,传说能引雷雨。
- 白竹千钧弩:古代的一种强弓,象征力量。
- 雪毛虎:一种珍稀的猛兽,象征着雄壮威武。
- 四海毛虫祖:指代自然界的生物,表达对生命的敬畏。
- 羲轩:古代神话中的天帝,掌管天气和自然。
- 赤龙白虎:古代神话中的神兽,象征对立的力量。
- 丙辰、庚寅:指代农历中的特定日期,具有时空的意义。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宋代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画家。他的诗词风格多样,善于用生动的比喻和丰富的想象力描绘自然景观和人文情怀。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元丰元年,正值春旱之际。苏轼受到民间传说的启发,试图通过诗歌表达对自然现象的思考和对古代英雄的追忆。
诗歌鉴赏
《起伏龙行》是苏轼对自然和历史的深刻思考与艺术表达。在这首诗中,苏轼通过描绘徐州的石潭和干旱的景象,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关系。诗中不仅有对水的描绘,还有对传说中的神兽的提及,反映了古人对自然力量的敬畏与崇拜。
诗的开头描写石潭与泗水的关系,象征着自然界的循环和变化。随着干旱的到来,苏轼引入了虎头潭的传说,表现了人们对自然力量的渴望与依赖。通过“赤龙白虎”的对比,诗人强调了自然界的斗争与和谐,反映了他对生活中各种矛盾的思考。
此外,诗中使用了比喻和拟人等修辞手法,例如“眼光作电走金蛇”,不仅生动形象地描绘了闪电的情景,也传达了诗人内心的激动与紧迫感。整首诗情感深邃,既有对自然的敬畏,也隐含了对社会现象的反思,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徐州城东二十里,有石潭:开篇直入主题,地点的描述为后文铺垫。
- 父老云与泗水通:引入民间传说,增添神秘感。
- 元丰元年春旱:提及特定历史背景,增强时效性。
- 何年白竹千钧弩,射杀南山雪毛虎:通过历史典故,表达诗人对英雄的崇敬。
- 东方久旱千里赤:表现自然环境的严酷,暗示人们的无奈。
- 碧潭近在古城东,神物所蟠谁敢侮:强调神圣与人类的渺小。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眼光作电走金蛇”,生动描绘自然现象。
- 拟人:赋予自然现象以人的情感与行为。
- 对仗:如“赤龙白虎”,形成鲜明对比,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全诗通过对自然现象的描写,探讨人与自然的关系,表达了对古代英雄的怀念以及对未来的深思。诗人以自然为背景,反映内心的情感波动,表现出对生命、时间和自然力量的敬畏。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石潭:象征自然的静谧与神秘。
- 赤龙与白虎:象征力量与对立。
- 雷雨:象征变化与希望。
- 雪毛虎:象征英雄与勇气。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起伏龙行》是在哪个城市的东边创作的?
- A. 南京
- B. 徐州
- C. 苏州
- D. 洛阳
-
诗中提及的“赤龙白虎”象征什么?
- A. 和谐
- B. 对立
- C. 安宁
- D. 生命
-
苏轼在诗中提到的“白竹千钧弩”象征什么?
- A. 力量
- B. 智慧
- C. 美丽
- D. 和平
答案:
- B
- B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赤壁赋》:苏轼另一著名作品,表现了对历史与自然的思考。
- 《水调歌头》:通过月亮的意象表达对人生的感慨。
诗词对比:
- 李白的《将进酒》:同样通过自然与情感的结合,表现豪放的个性。
- 杜甫的《春望》:通过对自然的描写,反映社会动荡与个人情感的冲突。
参考资料
- 《苏轼诗文集》
- 《宋代文学史》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