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题褒亲崇寿寺
作者: 吴钢 〔宋代〕
坳径石牙,梅枝碍竹斜。
旧封妃子墓,残照觉王家。
亭砌旋风叶,岩流出洞花。
饱参尘世味,得似野僧茶。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条崎岖的石径,梅树的枝条斜斜地挡住了竹子。这里曾是妃子的墓地,残阳的余晖让人感受到王家往日的辉煌。亭子里的台阶上,旋转的风吹动着落叶,山岩间的溪水流出,映衬出洞口的花。经历了世间的种种滋味,才得到了如同野僧所泡的茶一般的淡泊与宁静。
注释:
- 坳径:指崎岖的道路。
- 石牙:指石头的边缘,形容路面不平。
- 碍:阻碍、挡住。
- 妃子:古代王公贵族的妃子。
- 残照:夕阳的余晖。
- 亭砌:亭子台阶。
- 旋风叶:被风旋转吹动的落叶。
- 岩流:山岩间流出的水流。
- 饱参:经历、品尝。
- 尘世味:世俗的滋味。
- 野僧茶:指隐士或僧人所喝的简单茶,象征清淡和宁静。
典故解析:
这首诗提到的“妃子墓”可能指代历史上某位王妃的陵墓,反映出历史的沧桑与王室的兴衰。王家象征着昔日的权势与辉煌,而“野僧茶”则代表一种超然物外、淡泊名利的生活态度。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吴钢是宋代的一位诗人,生活在一个社会动荡的时期。他的诗歌常常反映人对自然的感悟以及对人生的哲理思考,风格清新自然,富有哲理。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吴钢游览崇寿寺时。崇寿寺是一处历史悠久的寺庙,诗人在这里感受到历史的沉淀与自然的和谐,因而产生了创作的灵感。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清新的自然景物和深沉的历史感为背景,通过对自然的描绘和对历史的反思,表达了诗人对世事沧桑的感慨和对内心寻求宁静的渴望。首句“坳径石牙,梅枝碍竹斜”以生动的细节引入,展现了自然景色的质朴和幽静。在接下来的诗句中,诗人通过对“旧封妃子墓”的描写,将自然与历史结合,突显出人事如梦,历史的辉煌与衰落。亭砌的落叶、岩流的洞花,营造出了一种动态的自然风光,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细致观察和深刻理解。
最后一句“饱参尘世味,得似野僧茶”则将整首诗的情感升华,表达了诗人对世俗生活的反思和对简单生活的向往,传达出一种超然的生活态度。整体来看,这首诗不仅描绘了自然美景,还深刻反映了诗人内心的追求与感悟,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坳径石牙:描绘出一条崎岖不平的石径,给人一种险峻的感觉。
- 梅枝碍竹斜:梅树的枝条斜斜地挡住了竹子,营造出一种自然的交错之美。
- 旧封妃子墓:揭示出历史的遗迹,暗示王朝的衰亡。
- 残照觉王家:余晖照射,唤起对往昔王室辉煌的追忆。
- 亭砌旋风叶:亭子上的落叶随风旋转,展现出自然的动态之美。
- 岩流出洞花:山岩间流出的水与洞口的花,构成了一幅和谐美丽的画面。
- 饱参尘世味,得似野僧茶:经历了世俗的纷扰后,感受到内心的宁静,仿佛饮用野僧的清茶。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经历世俗生活比作野僧茶,强调淡泊与宁静。
- 对仗:如“亭砌旋风叶,岩流出洞花”,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意象:通过具体的自然景物,传达了深刻的情感与哲理。
-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与历史的交融,表达了对人生的思考与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体现出一种哲理性的深度与人文情怀。
意象分析:
- 坳径:象征着人生的曲折与不易。
- 梅枝:代表着坚韧与高洁。
- 妃子墓:历史的遗存,暗示权力的无常。
- 残照:象征着过去的辉煌与现时的黯淡。
- 旋风叶:自然的变化与生命的轮回。
- 野僧茶:隐士的生活态度,象征清心寡欲。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妃子墓”象征什么? A. 权力的辉煌
B. 乡村的宁静
C. 自然的和谐美
D. 个人的隐私 -
诗的最后一句表达了对什么的向往? A. 世俗的繁华
B. 自然的美丽
C. 内心的宁静
D. 历史的沉淀 -
“亭砌旋风叶”中的“旋风”主要指什么? A. 风的力量
B. 叶子的动态
C. 自然的变化
D. 诗人的情感
答案: 1. A 2. C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山中杂诗》 - 王维
- 《饮酒》 - 陶渊明
诗词对比:
- 王维的《山中杂诗》同样描绘自然与人生哲理,展现出与吴钢相似的清新与淡泊的意境。
- 陶渊明的《饮酒》则通过对隐逸生活的描述,与吴钢的追求宁静的主题形成呼应,反映出对世俗的超脱与对自然的向往。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辞典》
- 《唐诗宋词鉴赏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