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园闲步二首》

时间: 2025-01-04 07:58:26

动地春风晚未休,吹花折柳却成愁。

尘埃不用频车马,独卧氍毹正拥裘。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动地春风晚未休,吹花折柳却成愁。 尘埃不用频车马,独卧氍毹正拥裘。

白话文翻译:

春风猛烈地吹拂,到了傍晚仍未停歇,吹落花朵、折断柳枝,却带来了忧愁。 不再需要频繁地驾车出行,独自躺在柔软的毛毯上,裹着厚厚的皮衣。

注释:

  • 动地:形容风势猛烈。
  • 氍毹(qú shū):一种柔软的毛毯。
  • 拥裘:裹着厚厚的皮衣。

典故解析:

  • 无特定典故,但诗中“吹花折柳”可能暗喻春天的短暂和生命的脆弱。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耒(1054-1114),字文潜,号柯山,北宋文学家、政治家。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多写景抒情,反映了宋代文人的生活情趣和审美追求。此诗可能创作于作者闲暇之余,表达了对自然变化的感受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创作背景:

此诗可能是在一个春风猛烈的傍晚,作者感受到自然的力量和变化,同时表达了对喧嚣世界的厌倦和对宁静生活的渴望。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春风的猛烈和带来的变化,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界的深刻感受。首句“动地春风晚未休”,以“动地”形容春风的猛烈,展现了自然的力量。次句“吹花折柳却成愁”,则通过“吹花折柳”这一意象,暗示了春天的短暂和生命的脆弱,同时“却成愁”表达了作者内心的忧愁。后两句“尘埃不用频车马,独卧氍毹正拥裘”,则展现了作者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不再需要频繁地出行,而是享受独自的宁静时光。整首诗语言简练,意象生动,情感深沉,体现了宋代文人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态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动地春风晚未休:形容春风猛烈,到了傍晚仍未停歇,展现了自然的力量。
  2. 吹花折柳却成愁:通过“吹花折柳”这一意象,暗示了春天的短暂和生命的脆弱,同时“却成愁”表达了作者内心的忧愁。
  3. 尘埃不用频车马:表达了作者对喧嚣世界的厌倦,不再需要频繁地出行。
  4. 独卧氍毹正拥裘:展现了作者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享受独自的宁静时光。

修辞手法:

  • 动地:夸张手法,形容春风的猛烈。
  • 吹花折柳:拟人手法,赋予春风以人的行为。
  • 却成愁:转折手法,表达了作者内心的忧愁。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界的深刻感受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通过描绘春风的猛烈和带来的变化,暗示了生命的脆弱和短暂,同时展现了作者对喧嚣世界的厌倦和对宁静生活的渴望。

意象分析:

  • 动地春风:展现了自然的力量。
  • 吹花折柳:暗示了春天的短暂和生命的脆弱。
  • 尘埃不用频车马:表达了作者对喧嚣世界的厌倦。
  • 独卧氍毹正拥裘:展现了作者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动地春风晚未休”形容了什么? A. 春风的温柔 B. 春风的猛烈 C. 春风的持久 D. 春风的短暂

  2. “吹花折柳却成愁”中的“却成愁”表达了什么? A. 作者的喜悦 B. 作者的忧愁 C. 作者的平静 D. 作者的惊讶

  3. 诗中“独卧氍毹正拥裘”表达了作者的什么愿望? A. 频繁出行 B. 宁静生活 C. 热闹生活 D. 忙碌生活

答案: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和子由渑池怀旧》:表达了作者对过往岁月的怀念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 王安石《泊船瓜洲》:通过描绘自然景色,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思念和对宁静生活的渴望。

诗词对比:

  • 张耒《徐园闲步二首》与苏轼《和子由渑池怀旧》:两者都表达了作者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但张耒的诗更注重对自然界的感受,而苏轼的诗则更注重对过往岁月的怀念。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张耒的多首诗作,有助于深入了解其诗歌风格和创作背景。
  • 《宋代文学史》:详细介绍了宋代文学的发展历程和主要作家的创作特点,有助于理解张耒的诗歌在宋代文学中的地位和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