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仲闵惠友于泉》

时间: 2025-01-14 17:34:38

地吉泉甘庆所钟,直疑遥与惠山通。

曲肱烦暑都消尽,如卧萧萧紫竹风。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谢仲闵惠友于泉 张耒 〔宋代〕 地吉泉甘庆所钟,直疑遥与惠山通。曲肱烦暑都消尽,如卧萧萧紫竹风。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述了诗人对友人赠送的甘泉的感激之情。诗中提到,这泉水来自一个吉祥之地,水质甘甜,仿佛与远方的惠山相连。在炎热的夏日,这泉水带来的清凉感觉,就像躺在紫竹林中,享受着微风拂面的惬意。

注释:

  • 地吉:指地势吉祥,风水好。
  • 泉甘:泉水甘甜。
  • 庆所钟:庆贺所钟爱之物,即对泉水的喜爱。
  • 惠山:位于江苏无锡,以产好水闻名。
  • 曲肱:弯曲手臂,这里指放松休息。
  • 烦暑:炎热的夏天。
  • 萧萧:形容风声。
  • 紫竹风:指紫竹林中的风。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耒(1054-1114),字文潜,号柯山,北宋文学家、政治家。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善于描绘日常生活和自然景物。这首诗是他在收到友人赠送的甘泉后所作,表达了对友人的感激和对泉水清凉之感的赞美。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在诗人收到友人赠送的甘泉后所作,通过描绘泉水的甘甜和带来的清凉感觉,表达了对友人的感激之情。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对友人赠送的甘泉的感激之情。诗中“地吉泉甘庆所钟”一句,既赞美了泉水的品质,也表达了对友人的感激。“直疑遥与惠山通”则通过联想,将这泉水与远方的惠山相连,增加了诗的意境。后两句“曲肱烦暑都消尽,如卧萧萧紫竹风”则通过具体的感官体验,描绘了泉水带来的清凉感觉,使读者仿佛也能感受到那份惬意。整首诗语言清新,意境深远,情感真挚,是一首优秀的宋代诗歌。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第一句“地吉泉甘庆所钟”:诗人赞美泉水的来源地吉祥,泉水甘甜,表达了对泉水的喜爱和感激。
  • 第二句“直疑遥与惠山通”:通过联想,将这泉水与远方的惠山相连,增加了诗的意境。
  • 第三句“曲肱烦暑都消尽”:描绘了在炎热的夏日,泉水带来的清凉感觉,使烦暑消尽。
  • 第四句“如卧萧萧紫竹风”:通过比喻,将泉水带来的清凉感觉比作躺在紫竹林中,享受着微风拂面的惬意。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卧萧萧紫竹风”通过比喻,将泉水带来的清凉感觉比作躺在紫竹林中,享受着微风拂面的惬意。
  • 联想:“直疑遥与惠山通”通过联想,将这泉水与远方的惠山相连,增加了诗的意境。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表达对友人赠送的甘泉的感激之情,以及对泉水带来的清凉感觉的赞美。通过具体的感官体验和生动的意象,诗人传达了对友人的感激和对自然之美的赞美。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地吉:吉祥之地,象征着好运和美好。
  • 泉甘:甘甜的泉水,象征着纯净和美好。
  • 惠山:远方的名山,象征着美好和遥远。
  • 紫竹风:紫竹林中的风,象征着清凉和宁静。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惠山”位于哪个城市? A. 无锡 B. 苏州 C. 杭州 D. 南京

  2. 诗中“如卧萧萧紫竹风”使用了哪种修辞手法? A. 比喻 B. 拟人 C. 对仗 D. 排比

  3. 诗中“地吉泉甘庆所钟”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感激之情? A. 友人 B. 泉水 C. 自然 D. 生活

答案:

  1. A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惠山谒钱道人烹小龙团登绝顶望太湖》:这首诗也提到了惠山,可以与张耒的诗进行对比,了解不同诗人对同一地点的描绘。

诗词对比:

  • 张耒《谢仲闵惠友于泉》与苏轼《惠山谒钱道人烹小龙团登绝顶望太湖》:两首诗都提到了惠山,但表达的情感和意境有所不同,可以进行对比分析。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张耒的诗歌,可以更全面地了解他的诗风和创作背景。
  • 《苏轼诗集》:收录了苏轼的诗歌,可以与张耒的诗进行对比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