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夕》

时间: 2025-01-17 10:17:59

叶声落如雨,月色白似霜。

夜深方独卧,谁为拂尘床。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叶声落如雨,月色白似霜。
夜深方独卧,谁为拂尘床。

白话文翻译:

秋天的夜晚,树叶纷纷落下,像雨点一样;明亮的月光照耀大地,仿佛白霜覆盖一切。夜深人静,我独自躺在床上,心中思念,谁来为我拂去床上的灰尘呢?

注释:

  • 叶声:指树叶落下时的声音。
  • 落如雨:比喻树叶纷纷落下,形容数量之多,声音如同雨滴。
  • 月色:月光的照射。
  • 白似霜:形容月光的清冷和明亮,像霜一样洁白。
  • 夜深:形容夜晚已经很深,很安静。
  • 独卧:独自躺在床上,表示孤独。
  • 拂尘床:拂去床上的尘土,暗指生活的琐碎与无奈。

典故解析:

这首诗通过秋夜的景象,传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思念。秋天是一个象征凋零与离别的季节,诗人借助自然景象,表达了自己在静谧夜晚的孤独感受。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著名诗人,政治家。其诗风通俗易懂,关注民生,倡导诗歌的社会功能。他的作品中常常流露出对生活的深刻感悟和对人情世态的敏感。

创作背景:

这首《秋夕》创作于白居易晚年,体现了他对秋天的感伤以及对孤独生活的反思。诗作背景或与他当时的生活状态、内心情感密切相关,表达了对岁月流逝的无奈和对温情的渴望。

诗歌鉴赏:

《秋夕》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一个静谧的秋夜,诗中通过“叶声落如雨”和“月色白似霜”的对比,展现了秋天的凄凉和美丽。诗人在夜深人静之时,独自躺在床上,内心的孤独感愈加明显。这个“谁为拂尘床”的问题,既是对他人陪伴的渴望,也反映了生活的无奈。整首诗情景交融,意境深远,体现了白居易深厚的诗歌技巧和对人情世态的敏感观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叶声落如雨:描绘秋天的景象,树叶落下的声音如同雨滴。这不仅展现了自然景观,也营造出一种凄凉的氛围。
  2. 月色白似霜:明亮的月光照耀,显得格外清冷。这句诗通过比喻,传达出一种孤寂的感觉。
  3. 夜深方独卧:夜已很深,诗人独自躺在床上,孤独感愈加明显,暗示了他内心的寂寞。
  4. 谁为拂尘床:提问式的结尾,表达了对伴侣或朋友的渴望,流露出对温暖人际关系的向往。

修辞手法:

  • 比喻:如“落如雨”、“白似霜”,通过生动的比喻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
  • 对仗:前两句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提问:通过“谁为拂尘床”的提问,增强了情感的表达。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写秋夜的孤独景象,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思考和对人际关系的渴望。孤独的情感与自然景色的结合,使得诗的情感更加深沉而动人。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叶声:象征秋天的凋零与离别。
  • 月色:象征清冷与孤独,传达内心的情感。
  • 拂尘床:象征生活中的琐碎和孤独,反映出对温暖伴侣的期待。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叶声落如雨”表达了什么意象?

    • A. 秋天的热闹
    • B. 秋天的凄凉
    • C. 春天的生机
  2. 诗人夜深时的心情是如何的?

    • A. 忙碌
    • B. 孤独
    • C. 快乐
  3. “谁为拂尘床”中“谁”字的含义是什么?

    • A. 朋友
    • B. 伴侣
    • C. 不确定

答案:

  1. B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 李白的《静夜思》

诗词对比:

  • 《月夜忆舍弟》:同样通过月夜表达思念之情,但更多的是对亲人的怀念。

    解读:两首诗都利用夜晚的意象来传达孤独与思念的情感,但白居易的《秋夕》更强调自然景象与个人内心的结合,而杜甫则集中在对家庭情感的表达。

参考资料:

  • 《白居易全集》
  • 《唐诗三百首》
  • 《诗词鉴赏与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