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梦令(渊明行径)》

时间: 2025-01-07 21:55:38

苔径独行清昼。

瑟瑟松风如旧。

出岫本无心,迟种门前杨柳。

回首。

回首。

篱下白衣来否。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如梦令(渊明行径)
作者: 张炎 〔宋代〕

苔径独行清昼。
瑟瑟松风如旧。
出岫本无心,
迟种门前杨柳。
回首。
回首。
篱下白衣来否。

白话文翻译:

在清静的白昼,我独自走在苔藓铺成的小径上。
耳边传来松风的瑟瑟声,仿佛一切都如往常一样。
我从山中出来,心中并无所求,
只是迟缓地在门前的杨柳下打量。
我回头看看,
不知那篱笆下的白衣人是否还在。

注释:

字词注释:

  • 苔径:长满苔藓的小路。
  • 瑟瑟:形容风声或松树发出的声音。
  • 出岫:从山中出来。
  • 无心:没有特别的心思或目的。
  • 迟种:行动缓慢,种植的时机已过。
  • 门前杨柳:形容在家门前的杨柳树。
  • 回首:回头看。
  • 白衣:白衣人,常指隐士或道士,象征清高脱俗的人。

典故解析:
“白衣”常常用来指代隐士或志趣高洁之人,传达对宁静生活的向往。诗中提到的“杨柳”常常象征着春天与生命的轮回。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炎,字致远,号秋水,南宋词人,擅长词作,风格清新自然,常以山水田园为题材。其作品多有隐逸情怀,表达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世俗的超然。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南宋时期,正是一个重视文人隐逸生活的时代。诗人可能受到陶渊明的影响,表达了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隐逸生活的追求。

诗歌鉴赏:

《如梦令(渊明行径)》以其清新自然的意境和细腻的情感描绘了隐逸生活的恬淡与宁静。开篇的“苔径独行清昼”,展现了诗人独自在自然中漫步的情景,清静的白昼与苔藓小径交织,营造出一种幽静的氛围。接下来的“瑟瑟松风如旧”,则通过声音的描绘,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氛围,让人感受到时间的流逝与自然的恒久。

“出岫本无心”,诗人以淡然的态度面对生活,表明自己并无追求,反映出一种对世俗的超然态度。后面的“迟种门前杨柳”则暗示着对生活的从容与悠闲,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与生活的深刻理解。

最后的“回首”,留给读者一种悬念与思考,诗人回头望去,似乎在询问那曾经的白衣人是否还在,象征着对过往的怀念与对理想生活的追求。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和深邃的情感,展现了对自然、生活与内心世界的思考,令人深受启发。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苔径独行清昼”:表现出一种孤独与宁静。
  • “瑟瑟松风如旧”:通过声音传达出一种熟悉的感觉。
  • “出岫本无心”:强调内心的自在与无欲。
  • “迟种门前杨柳”:表现出一种悠闲的生活状态。
  • “回首”:引导读者思考过去。
  • “篱下白衣来否”:留下悬念,呼应主题。

修辞手法:

  • 拟人:松风的“瑟瑟”声,赋予了自然以生命。
  • 对仗:如“回首”与“回首”,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象征:白衣象征隐士或理想中的生活状态。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对自然的热爱,传达出一种超然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苔径:象征自然的真实与纯净。
  • 松风:代表自然的声音,传达一种宁静感。
  • 杨柳:象征生命与春天的希望。
  • 白衣:隐士的象征,寓意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人在小径上独自行走的感觉是怎样的?
    A. 热闹
    B. 清静
    C. 惆怅

  2. “瑟瑟松风如旧”中“如旧”表示什么?
    A. 新鲜
    B. 熟悉
    C. 疏远

  3. “白衣”通常指代什么样的人?
    A. 商人
    B. 隐士
    C. 农民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桃花源记》
  • 李白《月下独酌》

诗词对比:

  • 张炎与陶渊明在隐逸生活的追求上有相似之处,但张炎的表达更具细腻的情感和自然的韵律,而陶渊明则强调对理想世界的渴望与追寻。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词选》
  • 《陶渊明诗文集》
  • 《中国古典诗词精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