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崔黄门寓直夜听蝉之作》

时间: 2025-01-01 12:41:10

蝉嘶玉树枝,向夕惠风吹。

幸入连宵听,应缘饮露知。

思深秋欲近,声静夜相宜。

不是黄金饰,清香徒尔为。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和崔黄门寓直夜听蝉之作
作者:张九龄

蝉嘶玉树枝,向夕惠风吹。
幸入连宵听,应缘饮露知。
思深秋欲近,声静夜相宜。
不是黄金饰,清香徒尔为。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写了蝉声在夜晚的悠扬,伴随着微风阵阵,透着秋天的气息。诗人幸运地在夜晚聆听到蝉鸣,仿佛是因为饮露而感知的。随着深秋的临近,蝉声显得更加静谧,契合了宁静的夜晚。这声音并不是金光闪闪的装饰,而是散发出清香的自然之声,给人一种简单而美好的感受。

注释

  • :发出尖锐的声音,常用于形容蝉鸣。
  • 玉树:指的是美丽的树,这里形容树木的高大和优雅。
  • 惠风:温和的风,带有亲切的感觉。
  • 连宵:整夜,形容时间的延续。
  • 缘饮露知:因为饮露而明白,指蝉的鸣叫与自然环境息息相关。
  • 声静:指声音的安静,适合夜晚的宁静。
  • 黄金饰:比喻奢华的装饰,强调自然之美的朴素。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九龄(678年-740年),字子容,唐代著名诗人,曾任宰相,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和深厚的文学修养。他的诗风清新脱俗,常以自然景物与人生哲理结合为特色。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张九龄寓直时,夜晚聆听蝉鸣的情景,表达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深刻感悟。正值深秋,蝉鸣声中蕴含着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诗歌鉴赏

《和崔黄门寓直夜听蝉之作》以蝉声为主线,描绘了一个宁静的夜晚。诗的开头用“蝉嘶玉树枝”描绘了蝉在树上鸣叫的情景,生动而富有画面感。接下来的“向夕惠风吹”则营造出一种轻松惬意的氛围,微风轻拂,仿佛带来了一丝凉意。

“幸入连宵听”一句,诗人自得其乐,感受到夜晚的宁静与蝉鸣的和谐。随着季节的更替,深秋将至,声音的清静与夜的安详相得益彰,揭示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最后“不是黄金饰,清香徒尔为”则表达了诗人对简单自然之美的向往,强调了自然的清新与真实。这种对物质繁华的拒绝,传达出一种清高脱俗的情怀,令人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蝉嘶玉树枝:描绘蝉在玉树上鸣叫,突出了蝉声的清脆。
  2. 向夕惠风吹:晚风轻柔,增强了诗的氛围感。
  3. 幸入连宵听:诗人感到荣幸,能够在夜晚聆听这清脆的声音。
  4. 应缘饮露知:蝉鸣与自然环境的关系,通过“饮露”来表现。
  5. 思深秋欲近:感受到深秋的临近,暗示时间的流逝。
  6. 声静夜相宜:夜晚的宁静与蝉声相得益彰。
  7. 不是黄金饰:强调自然之美不需华丽的装饰。
  8. 清香徒尔为:自然的清香最为珍贵。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蝉鸣比作自然之声。
  • 拟人:蝉声被赋予了情感与内涵。
  • 对仗:上下句之间的对称使诗句更具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对生活中的简单美好的追求,以及对深秋时节的感慨。诗人在宁静的夜晚,通过蝉鸣传达出一种内心的宁静与平和。

意象分析

  • :象征着夏天的结束与秋天的来临,也代表着生命的短暂与坚韧。
  • 玉树:象征高贵与清雅,映衬出自然的美。
  • :象征宁静,暗示内心的平和。
  • :象征清新和自然,代表生命的源泉。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人是谁?

    • A. 李白
    • B. 张九龄
    • C. 杜甫
    • D. 白居易
  2. 诗中提到的“黄金饰”是用来形容什么的?

    • A. 奢华
    • B. 自然
    • C. 富贵
    • D. 贫穷
  3. “蝉嘶玉树枝”中“嘶”字的意思是?

    • A. 叫
    • B. 吼
    • C. 歌
    • D. 哭

答案

  1. B
  2. A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夜喜雨》
  • 李白《夜泊牛渚怀古》

诗词对比

  • 张九龄与李白的蝉诗,张九龄更注重自然的细腻描写,李白则多了豪放与激情。
  • 张九龄《夜听蝉》与白居易《夜雨寄北》,两者都表现了夜晚的宁静与深思,但主题侧重点各有不同。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唐代诗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