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弟宰邑南海,见群雁南飞,因成咏以寄》

时间: 2024-12-29 01:11:14

鸿雁自北来,嗷嗷度烟景。

常怀稻粱惠,岂惮江山永。

小大每相从,羽毛当自整。

双凫侣晨泛,独鹤参宵警。

为我更南飞,因书至梅岭。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二弟宰邑南海,见群雁南飞,因成咏以寄

鸿雁自北来,嗷嗷度烟景。
常怀稻粱惠,岂惮江山永。
小大每相从,羽毛当自整。
双凫侣晨泛,独鹤参宵警。
为我更南飞,因书至梅岭。

白话文翻译

鸿雁从北方飞来,叫声悲鸣地掠过烟雾弥漫的景色。
它们常常怀念稻米和粮食的恩惠,怎会畏惧江山的永恒?
无论大小,它们总是相依相伴,羽毛也要自我整理。
成双的鸭子在晨光中泛舟,孤独的鹤在夜晚警觉。
为我再度南飞,因而写下这篇寄语,送到梅岭。

注释

  • 嗷嗷:形容雁的叫声,表示悲鸣。
  • 稻粱惠:指稻米和粮食的恩惠,代表丰收的喜悦。
  • 岂惮:难道会畏惧。
  • 双凫:指成双的鸭子,象征伴侣。
  • 参宵警:独自的鹤在夜晚警觉,表现出警惕性。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九龄(678年-740年),字子容,号季子,唐朝著名诗人、政治家。他以《感遇》诗闻名,诗风清新,情感真挚,擅长咏物抒怀。

创作背景

该诗作于张九龄任职南海时,目睹大雁南飞,因感而作,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以及对南飞鸿雁的感慨,反映出他对生活的深刻思考和对友谊的珍视。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鸿雁南飞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思考与对友人的寄托。开篇描绘了鸿雁从北方飞来的场景,表现出一种悲凉的气氛,仿佛在诉说着离别的愁苦。而“常怀稻粱惠”则转而提到对丰收的渴望,暗示着对生活的美好向往。接着,诗人通过对小鸟的描写,展现了生命的相依与和谐,显示出对自然的深刻理解。最后以“为我更南飞”作为结尾,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仿佛在呼唤鸿雁带去自己的祝福与问候。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丰富,既有自然的壮丽,又有深厚的人情味,体现了唐诗的典雅与深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鸿雁自北来:鸿雁从北方飞来,暗示着迁徙与离别。
  2. 嗷嗷度烟景:雁的叫声悲鸣,描绘出一种凄凉的景象。
  3. 常怀稻粱惠:常常怀念丰收的恩惠,表现出对生活的感恩。
  4. 岂惮江山永:不畏惧江山的永恒,表达了对生活的坚韧态度。
  5. 小大每相从:小鸟与大鸟总是相伴,象征着友谊与团结。
  6. 羽毛当自整:鸟儿需要整理羽毛,比喻生活中的自我修整。
  7. 双凫侣晨泛:成双的鸭子在晨光中泛舟,表现出温暖的情感。
  8. 独鹤参宵警:孤独的鹤在夜晚警觉,象征着警惕与孤独。
  9. 为我更南飞:恳请鸿雁再度南飞,表达思念与寄托。
  10. 因书至梅岭:写下这篇寄语,送到梅岭,传递友谊与情感。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稻粱惠”比喻生活的富足与幸福。
  • 拟人:将鸿雁赋予情感,表现出它们的思念。
  • 对仗:如“双凫侣晨泛,独鹤参宵警”,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着迁徙的鸿雁展开,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深刻理解与对友人的思念,蕴含了生活的哲理与人情的温暖。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鸿雁:象征离别与归宿,寄托思念。
  • 稻粱:象征丰收与生活的富饶。
  • 双凫:象征伴侣,表现友情与亲情。
  • :象征孤独与警觉,反映内心的孤独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鸟类有哪些? A. 鸭子
    B. 鹤
    C. 鸿雁
    D. 以上皆是
    答案:D

  2. 诗人对丰收的态度是?
    A. 忽视
    B. 感恩
    C. 怨恨
    D. 无所谓
    答案:B

  3. “常怀稻粱惠”中的“惠”指的是什么?
    A. 恩惠
    B. 快乐
    C. 财富
    D. 幸福
    答案: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同样表现了思念与离别的情感。
  • 李白《夜泊牛头》:描绘了孤独与思乡的情感。

诗词对比

  • 《二弟宰邑南海》与《送元二使安西》:两首诗均表现了对友人的思念,但前者更侧重于自然与生命的思考,而后者则更多地描绘了离别的愁苦。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歌鉴赏》
  • 《唐代诗人研究》

以上内容为对《二弟宰邑南海,见群雁南飞,因成咏以寄》的详尽解析,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首古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