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夜》

时间: 2025-01-14 06:13:38

不辞鶗鴂妒年芳,但惜流尘暗烛房。

昨夜西池凉露满,桂花吹断月中香。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不辞鶗鴂妒年芳,但惜流尘暗烛房。昨夜西池凉露满,桂花吹断月中香。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与感慨。虽然不在乎黄莺对青春的嫉妒,但却心疼那流逝的岁月在暗淡的烛光下似乎无法照亮。昨夜西池的凉露满盈,桂花的芬芳在月光下飘散得如此断续。

注释:

  • 鶗鴂:即黄莺,常用来象征青春和美好。
  • 流尘:比喻岁月流逝,尘埃般的无情。
  • 暗烛房:形容光线昏暗的屋子,暗指孤寂与惆怅。
  • 西池:指西边的池塘,通常与幽静相连。
  • 桂花:象征着芬芳美好的事物,与月色相映,常用来抒发思乡之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商隐(812年-858年),字义山,号玉溪生,晚唐著名诗人,以其精致的诗风和丰富的情感著称。他的诗歌常蕴含哲理,风格细腻,富有象征意味。

创作背景:

《昨夜》创作于李商隐的晚年,正值唐代社会动荡,诗人内心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与无奈交织,深刻反映了他对流逝岁月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细腻的情感和优美的意象,展现了李商隐对青春与时光的深刻思考。开头句“不辞鶗鴂妒年芳”,表达了对黄莺嫉妒青春的无所谓,似乎在说青春本是美好的,何必在意外界的看法。然而,紧接着他却感到对流尘的惜惜,暗烛房中的孤寂与惆怅,流露出对时光流逝的无奈与心痛。接下来的“昨夜西池凉露满”,则将视角转向自然,西池的凉露象征着清新与宁静,构成了一幅美丽的夜景。而“桂花吹断月中香”则让人感受到一丝忧伤,桂花的香气在月光中飘散,似乎在暗示着美好的事物终将消逝。整首诗情感深邃,通过生动的意象和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生命的思索,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与怀念。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不辞鶗鴂妒年芳:不在乎黄莺因美丽年华而嫉妒。
  2. 但惜流尘暗烛房:只是心痛流逝的尘世,烛光下的孤独。
  3. 昨夜西池凉露满:昨夜的西边池塘,凉爽的露水满盈。
  4. 桂花吹断月中香:桂花的香气在月光下飘散,宛如断裂的丝线。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时光比作流尘,表现其无情。
  • 对仗:如“流尘”与“暗烛房”形成对比,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 拟人:桂花的香气似乎会“吹断”,增强了意象的生动性。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青春的怀念与对流逝岁月的惋惜,表达了对美好瞬间的珍视,以及内心的孤独感和无奈感。李商隐通过自然景象映射内心情感,使得诗歌具有更深的哲理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黄莺:象征青春与美好。
  • 流尘:象征岁月的流逝与无情。
  • 凉露:象征清新与宁静,代表了夜的静谧。
  • 桂花:象征美好与芬芳,寓意思乡与怀念。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李商隐的《昨夜》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青春的珍惜
    B. 对战争的恐惧
    C. 对爱情的失落
    D. 对财富的追求

  2. “桂花吹断月中香”中的“桂花”象征着什么? A. 友情
    B. 美好与芬芳
    C. 忧伤
    D. 青春

  3. 诗中的“流尘”意指? A. 生命的希望
    B. 无情的岁月
    C. 自然的美好
    D. 友情的破裂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 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 李商隐《昨夜》与杜甫《春望》:两首诗均表现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但李商隐更注重个人情感的细腻描写,而杜甫则更侧重于国家的凋零和战乱带来的痛苦。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李商隐诗集》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