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李贺的《马诗二十三首 其十五》原文如下:
不从桓公猎,何能伏虎威。一朝沟陇出,看取拂云飞。
白话文翻译:
如果不跟随桓公去打猎,又怎能降服老虎的威风呢?一旦从沟壑中出来,就可以看见云彩在空中飞扬。
注释:
逐句解释:
- 不从桓公猎:不跟随桓公(春秋时期的齐国国君)去打猎。
- 何能伏虎威:怎么能让老虎的威势屈服(这里的“伏”有“降服”的意思)。
- 一朝沟陇出:某一天从沟壑出来。
- 看取拂云飞:可以看见云彩轻轻飘飞。
典故解析:
- 桓公:指春秋时期的齐桓公,因其善于用人和打猎而著称。诗中提到的桓公猎,意指勇敢和冒险的精神。
- 伏虎:这里象征着战胜强敌或克服困难。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贺(790年-816年),字长吉,唐代著名诗人,因其才华横溢和作品风格独特而受到后世推崇。他的诗歌多涉及自然、人生和战争等主题,语言风格鲜明,富有想象力。
创作背景:
《马诗二十三首》是李贺在少数民族马文化的启发下创作的系列诗作,表达人们对马的崇敬以及马所代表的勇敢与自由精神。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猎杀老虎的意象,展现了勇气和豪情。桓公是一个象征性人物,代表着勇敢和领导力,诗人用他来引出一个关于勇敢与行动的主题。前两句通过对比,强调了在不参与冒险的情况下,如何能获得成功和尊重。最后一句则通过“拂云飞”的意象,传达了自由和理想的追求,仿佛在勾勒出一种超越平凡、追求卓越的精神面貌。
整首诗不仅展现了李贺对于马的热爱,同时也隐喻了人生中的勇气与理想,鼓励人们勇敢地追逐自己的目标。在这短短的几句诗中,李贺用简练而富有力量的语言传达出了深刻的哲理,激励人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不从桓公猎:强调不参与冒险行为的消极后果。
- 何能伏虎威:设问句式,指出缺乏勇气就无法成功。
- 一朝沟陇出:暗示只要有勇气,便能迎接新的挑战。
- 看取拂云飞:展望未来,表达对美好愿景的向往。
修辞手法:
- 比喻:将“伏虎威”比作克服困难,象征着强大的意志。
- 对仗:前后句式对称,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全诗探讨了勇气与行动的重要性,强调只有通过实践和冒险,才能获得真正的成就和尊重。诗人用桓公的勇敢举例,激励人们在生活中勇于追求理想。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桓公:象征着勇气和领导。
- 虎威:象征着挑战和困难。
- 云飞:象征着自由与理想。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李贺的《马诗二十三首 其十五》主要探讨什么主题?
- A. 爱情
- B. 勇气与行动
- C. 自然景色
- D. 友情
-
“不从桓公猎”中的“桓公”指的是哪个朝代的国君?
- A. 汉代
- B. 唐代
- C. 春秋时期
- D. 隋代
-
“看取拂云飞”中的“拂云”代表什么?
- A. 不安定
- B. 自由与理想
- C. 伤感
- D. 重复
答案:
- B
- C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兵车行》
- 王之涣的《登鹳雀楼》
诗词对比:
可以将李贺的这首诗与杜甫的《兵车行》进行对比,两者都涉及勇气与战争的主题,但李贺的诗更注重个人的理想与追求,而杜甫则关注社会现实与人道关怀。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李贺诗集》
- 《唐代诗人传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