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刘贡父省中独直》
时间: 2025-01-07 18:36:07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次韵刘贡父省中独直
——苏辙
帘深巧为隔朝暾,
竹密时能引雀喧。
朝罢宿酲还续梦,
静中诸妄稍归根。
坐曹闻道仍分省,
出沐谁当与比轩。
竹簟茅檐它日事,
重因遗咏记君恩。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宁静而又充满生机的早晨。帘子深深地拉下,巧妙地隔开了晨曦的光线;竹林茂密,偶尔传来鸟儿的欢鸣。早晨刚结束,醉意依旧,梦境还在延续;静谧中,纷扰的妄想渐渐归于宁静。坐在这里,听到有人传道,仍然在讨论政事;出门沐浴,谁与我同在这个庭院中比较这轩窗的幽静?竹席和茅屋的日常生活,因而作诗留念,铭记君主的恩德。
注释
- 帘深:指窗帘拉得很深,形容环境的宁静。
- 巧为隔:巧妙地隔开,形容帘子遮挡光线的巧妙。
- 宿酲:宿酒的醉意,形容早晨还残留的醉意。
- 妄:指妄想、杂念。
- 曹:指官府或朝廷。
- 闻道:听到道理、学问。
- 比轩:比较这窗户的幽静。
- 竹簟:竹席,形容简朴的生活。
- 重因遗咏:重温旧作,因而作诗留念。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苏辙(1039年-1112年),字子瞻,号晦庵,北宋著名诗人、文学家和政治家。他是苏轼的弟弟,兄弟二人共同被称为“苏门二老”。苏辙在诗词、散文和政论方面都有很高的造诣,风格清新明快,常关注社会问题和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苏辙在任职期间,表达了他在安静环境中对生活的思索与感悟,体现了他对友人的思念及对君主恩德的感激之情。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清雅的语言和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感悟和对友人情谊的珍视。诗中“帘深巧为隔朝暾”的描写,营造出一种温馨而宁静的氛围,仿佛把读者带入一个恬静的早晨。在这清晨的宁静中,诗人却并未完全沉浸于梦境,而是感受到生活的种种思绪与感慨。
“坐曹闻道仍分省”,诗人通过描绘日常的政务生活,表达了对理想和现实的思考。他不仅关注政治事物的纷繁复杂,也在反思自身的处境与信念。最后,诗人提到“竹簟茅檐它日事,重因遗咏记君恩”,则展现了他对简单生活和身边人情的珍惜,亦是对君主恩德的感激之情。
整首诗语言精练,意象丰富,通过日常生活中的点滴,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深邃情感和对生活的哲学思考,体现了苏辙作为诗人的独特魅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帘深巧为隔朝暾:窗帘拉得很深,巧妙地隔开了晨曦的光线。
- 竹密时能引雀喧:竹林茂密,偶尔能引来鸟儿的欢鸣。
- 朝罢宿酲还续梦:早晨结束,醉意仍存,梦境还在延续。
- 静中诸妄稍归根:在静谧中,纷扰的妄想渐渐归于宁静。
- 坐曹闻道仍分省:坐在这里,听到有人传道,仍在讨论政事。
- 出沐谁当与比轩:出门沐浴,谁与我共同比较这轩窗的幽静?
- 竹簟茅檐它日事:竹席和茅屋的日常生活。
- 重因遗咏记君恩:因而作诗留念,铭记君主的恩德。
修辞手法
- 比喻:用“竹密”与“雀喧”比喻环境的宁静与生机。
- 对仗:如“竹簟茅檐”与“重因遗咏”,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拟人:将“诸妄”拟人化,表现内心的思绪。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早晨的宁静场景,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思考,对友人和君主的感激之情,体现了对理想与现实的深刻理解。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帘:象征着内心的宁静与隐秘。
- 竹:象征着坚韧与清雅。
- 雀:象征着生机与活力。
- 梦:象征着理想与追求。
- 君恩:象征着对权力与恩德的感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帘深巧为隔朝暾”中的“深”指的是: A. 颜色深
B. 拉得很深
C. 形状深 -
“竹密时能引雀喧”表现了什么意象? A. 宁静
B. 生机
C. 孤独 -
诗人用“重因遗咏记君恩”表现的情感是: A. 感激
B. 忧伤
C. 喜悦
答案
- B
- B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同样表达了对宁静生活的思考。
- 《早发白帝城》(李白):描绘清晨的景象,展现诗人的情感。
诗词对比
与《早发白帝城》对比,苏辙的作品更为内敛,侧重内心的感悟与友人的情谊,而李白的诗则展现了壮丽的自然与豪放的情感,两者各具特色,反映了不同的诗风与情感基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