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毛君将归》

时间: 2025-01-14 21:23:08

疏传思归不待时,孟轲出书苦行迟。

新诗尚许留章句,故事谁従问典彝。

金马尚应堪避世,石泉未信可忘饥。

不才似我真当去,零落衡茅隔雍岐。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次韵毛君将归
作者: 苏辙

疏传思归不待时,
孟轲出书苦行迟。
新诗尚许留章句,
故事谁従问典彝。
金马尚应堪避世,
石泉未信可忘饥。
不才似我真当去,
零落衡茅隔雍岐。

白话文翻译:

我心中思念故乡,但却不知何时才能归去。孟子虽然有志于出仕,却因写作延误了时机。如今的新诗还有人愿意留存,而那些古老的故事又有谁去询问那些典籍呢?金马车虽好,也应躲避世俗的喧嚣;石泉的清水,恐怕也无法解我心中的饥渴。像我这样无才的人,真的该离开了,孤零零地住在偏僻的茅屋,隔着雍岐之地。

注释:

  • 疏传:稀疏的传达,指思乡之情没有人理解。
  • 孟轲:指孟子,儒家代表人物,以其治国平天下的思想为人称道。
  • 章句:诗文的句子,指留存的文采。
  • 典彝:古代的典籍和礼仪,指古老的文化和传统。
  • 金马:古代指代高贵的车马,象征荣华富贵。
  • 石泉:指清泉,象征清静与内心的渴望。
  • 衡茅:指偏僻的茅屋,象征贫困与孤独。
  • 雍岐:地名,象征离乡之地。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苏辙(1039年-1112年),字子美,号晦翁,北宋时期的重要文学家、政治家,苏轼的弟弟。他与兄长共同致力于文学创作,风格清新流畅,常以人情世故为题材。

创作背景: 本诗作于苏辙与友人毛君将要分别之际,表达了他对故乡的思念以及对现实的无奈。诗中回顾了孟子的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反映了作者个人的困境和对归隐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疏朗的笔触描绘了思乡之情的愁苦与无奈。开头两句直白而深刻地揭示了时间的流逝与归乡的渴望,显得格外感人。通过提到孟子的苦行,暗示了理想与现实的差距。接下来提及新诗与古典典籍,反映出作者对时代变迁的深思与无奈,表现出对古代文化的珍惜。

诗中“金马尚应堪避世,石泉未信可忘饥”两句,体现了作者对世俗生活的反思与对简单生活的向往,展现了他对物质世界的淡泊。最后两句则更是直抒胸臆,表达了孤独与无奈的心情,仿佛在呼唤一种归属感。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仅是对个人情感的抒发,更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苏辙在文学上的深邃与哲理。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疏传思归不待时:思乡之情虽浓,但归期未定,表现出对归乡的渴望。
    • 孟轲出书苦行迟:提到孟子,暗示理想与现实的矛盾。
    • 新诗尚许留章句:对现代诗的关注,表达了对文采的珍惜。
    • 故事谁従问典彝:古典文化的冷落,表现对传统的惋惜。
    • 金马尚应堪避世:感叹世俗繁华,渴望隐逸生活。
    • 石泉未信可忘饥:象征内心的渴望与现实的失落。
    • 不才似我真当去:自我怀疑,表达了无奈的态度。
    • 零落衡茅隔雍岐:孤独的生活环境,进一步渲染孤独感。
  • 修辞手法

    • 对仗:如“金马”与“石泉”,形成鲜明对比。
    • 比喻:“金马”象征荣华,反映对物质的看法。
  • 主题思想: 诗歌主要反映了对故乡的思念与对现实的无奈,表达了对古典文化的珍惜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意象分析:

  • 思乡:象征离愁与归属感的缺失。
  • 孟轲:代表理想与现实的对比,富有哲理。
  • 金马:象征世俗的荣华与浮华。
  • 石泉:象征内心的宁静与真实的渴望。
  • 衡茅:象征孤独与贫困的生活状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孟轲”指的是哪位历史人物?

    • A. 孟子
    • B. 荀子
    • C. 老子
  2. “金马”在诗中象征什么?

    • A. 贫穷
    • B. 荣华富贵
    • C. 隐逸生活
  3. 诗中提到的“石泉”象征着什么?

    • A. 内心的渴望
    • B. 荣华富贵
    • C. 乡愁

答案

  1. A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登高》——杜甫
  • 《静夜思》——李白

诗词对比

  • 苏辙的《次韵毛君将归》与杜甫的《登高》,两者均表现了对生命的思考与对离愁的抒发,但苏辙更侧重于对个人与社会的反思,而杜甫则更多地探讨人生的无奈与艰辛。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中国古典诗歌鉴赏》
  • 《苏辙诗文集》

通过上述内容,读者可以更深入地理解苏辙的《次韵毛君将归》的情感内涵和艺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