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家本洞庭上,岁时归思催。
客心徒欲速,江路苦邅回。
残冻因风解,新正度腊开。
行看武昌柳,仿佛映楼台。
白话文翻译:
我家本在洞庭湖上,年复一年,归乡的思念愈加迫切。
作为一个客人,心中只想快些回去,但江路曲折,难以畅行。
残余的冰在风中渐渐融化,新的一年正值腊月已过。
我行走在武昌,看那柳树,仿佛映照着楼台的影子。
注释:
- 家本: 指原本居住的地方。
- 洞庭上: 指位于洞庭湖边。
- 岁时: 年复一年,指时间的流逝。
- 归思: 回家的思念。
- 客心: 客居他乡的心情。
- 徒欲速: 只想快点;“徒”是徒然,空有其心。
- 江路苦邅回: 江面的道路曲折而艰难,不易行走。
- 残冻: 残留的冰。
- 新正: 新年的正月。
- 度腊开: 度过腊月,春天即将来临。
- 行看武昌柳: 走在武昌,看那柳树。
- 仿佛映楼台: 柳树的影子似乎映照在楼台上。
典故解析:
“洞庭”指的是洞庭湖,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常被文人歌颂;“武昌”则是长江沿岸的重要城市,历史上有众多诗文提及,象征着故乡的情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孟浩然(689-740),唐代著名诗人,与王维齐名,擅长山水诗,作品多表达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孟浩然在外游历的时期,表现了他对故乡的思念和对归家的渴望,反映了他对自然景色的细腻观察。
诗歌鉴赏:
《溯江至武昌》通过对故乡的思念与旅途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诗中“家本洞庭上”一句,直接点明了诗人的乡愁,洞庭湖作为家乡的象征,承载着他对故土的热爱。接下来的“岁时归思催”,则进一步表达了时间的流逝加剧了思乡的情绪,仿佛年复一年都在催促他回家。
“客心徒欲速,江路苦邅回”两句,通过对江路曲折的描写,体现了诗人无奈的心境,虽然心中渴望快速返回,但现实的阻碍使得归乡之路艰难。紧接着的“残冻因风解”,则描绘了自然界的变化,新春将至,冰雪融化,象征着希望和新的开始。
最后的“行看武昌柳,仿佛映楼台”,以武昌的柳树作为结尾,展现了一种朦胧而美好的景象,柳树轻轻摇曳,似乎在映照着楼台的影子,给人一种梦幻的感觉。整首诗情景交融,既有对故乡的深情回望,又有对生活的细致观察,展现了孟浩然对自然和人生的独特理解。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家本洞庭上”:表现了诗人对家乡的深切眷恋。
- “岁时归思催”:体现了时间的流逝对思乡情感的加剧。
- “客心徒欲速”:表现了他在外的孤独与归乡的渴望。
- “江路苦邅回”:描绘了归途的艰难与不易。
- “残冻因风解”:象征着春天的来临与希望。
- “新正度腊开”:时间的转变,期待着新的开始。
- “行看武昌柳”:描写旅途中的景色,增添了诗的画面感。
- “仿佛映楼台”:最后的意象,给人以朦胧的美感。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思乡之情与自然景色相结合。
- 对仗:如“岁时”与“归思”,形成美感。
- 拟人:柳树的“映”字,赋予它生命。
-
主题思想:
- 体现了对故乡的思念、对人生的感悟以及对自然的热爱,描绘了一个旅人内心的挣扎与希望。
意象分析:
- 家乡:洞庭湖,象征着温暖与归属。
- 江路:旅途的艰难,象征着人生的曲折。
- 柳树:春天的象征,代表着希望与新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人孟浩然的家乡位于哪里?
- A. 武昌
- B. 洞庭
- C. 长江
-
诗中提到“江路苦邅回”,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快速归乡的快感
- B. 归乡路途的艰难
- C. 对自然的热爱
-
诗中“残冻因风解”所表达的意象是什么?
- A. 冬天的寒冷
- B. 春天的来临
- C. 秋天的落叶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鹿柴》
- 李白《早发白帝城》
诗词对比:
- 孟浩然 vs. 王维: 两位诗人均擅长山水诗,孟浩然的诗更强调个人情感,王维则更倾向于哲理与自然的结合。比如,王维的《鹿柴》表现了宁静的山水之美,而孟浩然的《溯江至武昌》则更多地表达了思乡之情和对旅途的感受。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孟浩然诗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