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涪守何常卿十六韵》
时间: 2025-01-08 22:51:45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送涪守何常卿十六韵
作者:冯时行 〔宋代〕
一时周屏翰,千载汉循良。
宠渥分民社,疲羸赖纪纲。
洪恩随雨润,令问与风翔。
日月流年驶,江山别恨长。
已闻谈旧政,方改视新章。
贱子千官底,曾依数仞墙。
迂愚真滥吹,浩荡实包荒。
倦鸟栖林樾,哀鸿顾稻梁。
一廛联户版,余惠及耕桑。
迨此徵黄速,还闻惜寇忙。
江云牙行旆,峡树远归樯。
亟欲承颜面,於正写肺肠。
麦秋驱病马,山雨绝横塘。
意去如飞鸟,身留类触羊。
登临空怅望,竚立更凄凉。
眷注期公久,趋瞻预可量。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时局变迁的感慨及对友人的送别之情。诗的开头提到周朝的文化成就和汉朝的治国良策,表达了对美好政治的向往。接着转向当下的困境,提到民众生活的艰辛和对新政的期待。作者用比喻描绘了如雨露般的恩泽,表达了对未来的希望。诗中也提到旧政的回忆和新政的期待,揭示了对社会变革的思考。最后,诗人感到身心疲惫,充满了对友人的眷恋与不舍。
注释
- 周屏翰:指周朝的文化和文人,象征着理想的政治。
- 汉循良:指汉朝的良臣,代表着治国的典范。
- 洪恩:形容恩泽深厚,像雨水滋润万物。
- 倦鸟栖林樾:比喻归于安宁的生活状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冯时行(生卒年不详),字子厚,号长白,南宋时期的诗人和政治家。他的诗歌以豪放、雄浑著称,常表达对国家和民众命运的关怀。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南宋时期,正值国家动荡、社会变革的时期,诗人以送别友人的场景为背景,抒发对历史的反思和对未来的憧憬。
诗歌鉴赏
冯时行的《送涪守何常卿十六韵》是一首饱含情感的送别诗,体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谊以及对国家前途的忧虑与希望。整首诗以“周屏翰”和“汉循良”开篇,点出了对理想政治的向往,接着通过对民生疾苦的描绘,引出对新政的期待。诗中“洪恩随雨润”一语,形象地表达了恩泽如雨般滋润人心。而“意去如飞鸟,身留类触羊”则通过生动的比喻,传达了诗人心中对未来的渴望与现实的无奈。最后,诗人以“眷注期公久”收尾,体现了对友人的不舍与对未来的期盼,整首诗在结构上层层递进,情感真挚,极具感染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一时周屏翰:提及周朝的文学和文化成就。
- 千载汉循良:赞美汉朝的良臣治国。
- 宠渥分民社:描述统治者恩泽下的社会。
- 疲羸赖纪纲:民众的希望寄托于良好的法纪。
- 洪恩随雨润:形容恩泽如雨水滋润大地。
- 令问与风翔:希望能够自由地在风中翱翔。
- 日月流年驶:感叹时光飞逝。
- 江山别恨长:对故土的思念和忧伤。
- 已闻谈旧政:听闻旧政的讨论。
- 方改视新章:期待新的政策能有所改变。
- 贱子千官底:对官员的讽刺。
- 曾依数仞墙:提及曾经的防御与保护。
- 迂愚真滥吹:批评那些愚钝的言论。
- 浩荡实包荒:描绘风声浩荡,实则荒凉。
- 倦鸟栖林樾:用倦鸟比喻归于安宁。
- 哀鸿顾稻梁:哀伤的鸿雁呼唤稻谷的丰收。
修辞手法
诗中使用了比喻、对仗等修辞手法。比如“意去如飞鸟”采用了比喻,表现了内心的向往与无奈;“倦鸟栖林樾”则通过对仗修辞加强了意象的生动性。
主题思想
全诗通过对历史的追忆与现实的对比,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情眷恋与对未来的期待,展现出诗人对国家和社会的关切。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周:象征理想的治国理念。
- 汉:代表历史上的盛世。
- 洪恩:象征统治者的恩泽。
- 倦鸟:比喻归于宁静的生活状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周屏翰”指的是哪个朝代的成就?
A. 汉朝
B. 周朝
C. 唐朝 -
“洪恩随雨润”表达了什么含义?
A. 恩泽如雨滋润万物
B. 风雨交加的景象
C. 国家动荡不安
答案
- B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 李白的《送友人》
诗词对比
冯时行的《送涪守何常卿十六韵》和杜甫的《春望》都体现了对国家和民生的关切,但冯时行更侧重于个人情感的抒发,而杜甫则更多地关注社会现状和历史的变化。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三百首》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选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