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黎母山
作者: 夏升 〔明代〕
原文展示:
擘破鸿濛碍太空,乾坤何处问高峰。
年来见说沧溟阔,不放他山一脉通。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在辽阔的天空中,想要寻找高峰的艰难。近年来听闻海洋的宽广,却不愿意让其他山脉与之相连。
注释:
- 擘破:撕裂、打破,形容力量巨大。
- 鸿濛:指大气、云雾,表示空间的广阔与模糊。
- 碍:阻挡、妨碍。
- 太空:广阔的天空。
- 乾坤:宇宙、天地。
- 沧溟:深蓝的海洋,象征辽阔。
- 不放:不让、拒绝。
典故解析:
诗中“沧溟”一词源于古代对海洋的描绘,常用来形容广阔无边的水域,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敬畏与向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夏升,明代诗人,生平不详,以其诗作的清新自然、气势恢宏而受到后人喜爱,常以山水为题材,表达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明代,正值社会动荡之际,诗人试图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表达对高峰理想的追求与对现实的感慨。
诗歌鉴赏:
《黎母山》通过高远的意象与深邃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理想的追求。开篇“擘破鸿濛碍太空”,形象地描绘了浩瀚宇宙中寻求高峰的艰辛,表现出一种对理想的向往与不屈的精神。接下来的“乾坤何处问高峰”,则进一步提升了这种精神的力度,表达出对伟大理想的执着追求。后两句则以海洋的宽广作为对照,显示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诗人在对浩瀚自然的感叹中,流露出一种孤独与不甘,仿佛在诉说着对现实的无奈与对理想的渴望。
整首诗构思独特,意象鲜明,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深沉热爱与对人生理想的不懈追求。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擘破鸿濛碍太空”:撕破了浓厚的云雾,阻挡了辽阔的天空。此句表现了寻求理想过程中的艰难与挑战。
- “乾坤何处问高峰”:问天地之间,哪里可以找到那高耸入云的山峰,暗示着对理想的追寻与问询。
- “年来见说沧溟阔”:近年来听闻海洋的浩渺,反映了时代背景下人们对大自然的认识与感慨。
- “不放他山一脉通”:不愿意让其他的山脉与之相连,象征着一种对理想的排斥与坚持。
-
修辞手法:
- 诗中运用了比喻与对仗的手法,增强了诗句的节奏感与美感。比如“鸿濛”与“太空”的对比,强调了理想与现实的距离。
-
主题思想: 诗歌的中心思想在于表达对理想的坚定追求与对自然的深刻感悟,展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与对未来的渴望。
意象分析:
- 鸿濛:象征着朦胧与未知,代表理想与目标。
- 高峰:象征着人生的理想与追求,表现出诗人对高远目标的渴望。
- 沧溟:代表着广阔的自然环境,反映出诗人对自然的敬畏与对人生的思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擘破鸿濛”中的“鸿濛”指的是什么? A) 云雾 B) 大海 C) 高山 D) 星星
-
诗人通过“沧溟阔”表达了对什么的感慨? A) 历史 B) 人生 C) 自然 D) 理想
-
诗的主题思想主要是? A) 对爱情的思考 B) 对理想的追求 C) 对历史的感慨 D) 对战争的反思
答案:
- A) 云雾
- C) 自然
- B) 对理想的追求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之涣《登鹳雀楼》
- 李白《庐山谣》
诗词对比:
- 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中同样表现了对高远理想的追求,但他的语言更加直白,情感更为激昂。与夏升的细腻描绘形成对比,展现了不同的艺术风格。
参考资料:
- 《明代诗人研究》
- 《古诗词解析》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