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过溪南韩氏宅
作者:陈谠 〔宋代〕
原文展示:
曾览溪南胜,重来四十年。
树如人老矣,山共水依然。
香玉纷堆案,晴虹对跨川。
吾庐今咫尺,乘兴且盘旋。
白话文翻译:
曾经在溪南观赏过这里的美景,四十年后再来一趟。树木如同人一样衰老,山和水却依然如故。香玉花瓣纷纷落在案上,晴朗的彩虹映照在跨越的河流上。我的家现在就在近旁,兴致勃勃地我在此徘徊。
注释:
字词注释:
- 曾览:曾经看过。
- 溪南胜:溪水南边的美景。
- 重来:再次来访。
- 香玉:指香玉兰花。
- 纷堆案:花瓣纷纷落在桌案上。
- 晴虹:晴天的彩虹。
- 咫尺:形容距离很近。
典故解析:
- “四十年”体现了时间的流逝,作者借此感慨个人的变化与自然的永恒。
- “香玉”与“晴虹”均为美好的自然景象,象征着生活的美好和希望。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谠,字子美,号白云,宋代诗人,擅长山水诗,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表达个人情感。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常常带有淡淡的忧伤。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作者再次游览溪南韩氏宅时,四十年的变迁让他感慨万千,既感受到个人的衰老,也欣赏到自然的恒久与美丽,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作者对四十年后的再访,展现了时间的流逝与自然的永恒对比。开篇以“曾览溪南胜”引入,回忆过去的美好,接着“树如人老矣”一句,直白地揭示出岁月对人的影响,强调了个人的衰老。与之形成对比的则是“山共水依然”,自然景观并未因此而改变,这种对比不仅让人感受到时光的无情,也让人想起自然的恒久。
“香玉纷堆案”与“晴虹对跨川”则是对美丽自然景象的描绘,诗人通过细腻的观察,将自然之美与个人情感相结合。最后一句“吾庐今咫尺”,表达了诗人对家的亲近与思念,最终回归现实,给人一种温暖的归属感。
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过去的追忆,又有对现实的感慨,展现出深厚的人生哲理。通过简洁而意蕴深长的语言,诗人成功地传达了时间的流逝和自然的永恒,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曾览溪南胜:回忆曾经游览溪南的美丽景色,设定了时间的背景。
- 重来四十年:四十年后重访,暗示时间的流逝与变化。
- 树如人老矣:树木的衰老与人的衰老相呼应,传达出岁月的无情。
- 山共水依然:自然景象保持不变,形成鲜明对比。
- 香玉纷堆案:描绘自然之美,表现生活的细腻与美好。
- 晴虹对跨川:用彩虹的美丽来映衬自然的和谐。
- 吾庐今咫尺:强调家的亲近感,表现对归属的珍惜。
- 乘兴且盘旋:表达了诗人在自然中陶醉的心情。
修辞手法:
- 对比:时间的流逝与自然的永恒形成强烈对比。
- 拟人:树木的衰老被比作人的老去,增强了情感的共鸣。
- 意象:自然景象如“香玉”、“晴虹”生动地描绘了诗人的感受。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观与个人感受的对比,探讨了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短暂,以及对自然美的赞美与珍惜。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溪南:象征美好的自然环境,令人向往。
- 树:代表生命的脆弱与变化。
- 山水:象征自然的永恒与稳定。
- 香玉:象征生活中的美好细节。
- 晴虹:象征希望与美好的未来。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重来四十年”,强调了什么? A. 个人的变化
B. 自然的变化
C. 社会的变化
D. 经济的变化 -
“香玉纷堆案”中的“香玉”指代什么? A. 一种草药
B. 一种花
C. 一种水果
D. 一种宝石 -
这首诗的主题主要是什么? A. 个人的成就
B. 对美好自然的怀念与珍惜
C. 对社会的批判
D. 对历史的反思
答案:
- A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望岳》
- 王维《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 杜甫的《望岳》同样描绘自然风光,但更多地表现出对人生理想的追求。王维的《山居秋暝》则渗透了禅意与内心的宁静,展现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哲学思想。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诗词的语言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