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浔阳白牡丹 其一》

时间: 2025-01-14 22:49:42

玉色天然赛渥丹,亭亭并立倚朱栏。

正缘不语偏含思,若使能行却厌看。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玉色天然赛渥丹,亭亭并立倚朱栏。
正缘不语偏含思,若使能行却厌看。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白牡丹的美丽,玉色的花瓣比红色的花瓣更为动人,花朵高高挺立,倚靠在红色的栏杆上。虽然花儿不说话,却含蓄地表达着思念的情感;如果可以自由地开放,反而会厌倦这种看似美丽的景象。

注释:

字词注释:

  • 玉色:指花的颜色清新、纯净,像玉一样的美丽。
  • 天然:自然形成,非人工雕琢。
  • :比作,形容其美丽程度。
  • 渥丹:指鲜红的花朵。
  • 亭亭:形容花朵的姿态高挺。
  • 倚朱栏:靠在红色的栏杆上,暗示美丽的环境。
  • 正缘:正因为,表明因果关系。
  • 不语偏含思:虽然不说话,却隐含着思念之情。
  • 若使能行:如果能够自由活动。
  • 却厌看:反而会厌倦旁观的状态。

典故解析:

此诗中并未涉及特定的历史典故,但诗中对花的描绘常被用来象征女性的美丽与情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谠,宋代诗人,少有名声。其作品多以描写自然景物和抒发个人情感为主,风格清新婉约。

创作背景:

《浔阳白牡丹》创作于宋代,正值社会动荡时期,诗人通过描写白牡丹的美丽,寄托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内心情感的细腻表现。

诗歌鉴赏:

《浔阳白牡丹》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敏锐观察和深刻感悟。开篇用“玉色天然赛渥丹”将白牡丹的色彩与红色花朵进行对比,突显了白牡丹的独特之美。这种色彩的对比不仅是视觉上的冲击,也是情感上的反思。诗人在这里表达了对自然的敬畏和对美的追求。

接下来的“亭亭并立倚朱栏”则通过生动的意象描绘了花朵的姿态,给人以生动的画面感。花朵的高洁和环境的红色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似乎在暗示着一种理想与现实的矛盾。

最后两句“正缘不语偏含思,若使能行却厌看”则是整首诗的情感高潮。诗人通过“正缘不语”表达了花儿的沉默,却偏偏流露出深邃的思念,仿佛在诉说着一种无奈的情感。若花儿能够自由开放,反而会对旁观的视线感到厌倦,这种情感的转折令人深思。

整首诗在形式上简洁而富有意境,通过对白牡丹的细腻描写,表现了诗人对美的向往及人生的思考,折射出一种对内心情感的深刻理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玉色天然赛渥丹:描述白牡丹的色泽清丽,超越了红色花朵的艳丽,表现其自然之美。
  2. 亭亭并立倚朱栏:描绘花朵高挺的姿态,倚靠在红色栏杆上,形成鲜明的视觉对比。
  3. 正缘不语偏含思:尽管花儿不发声,却隐含深情,传达了思念之感。
  4. 若使能行却厌看:若花儿能自由开放,反而会对周围的目光感到厌倦,暗示对自由的渴望。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花朵的颜色比作玉,强调其美丽。
  • 对仗:如“亭亭并立”和“倚朱栏”形成对称,增加了语言的韵律感。
  • 拟人:赋予花朵情感,使其具有思念和厌倦的人性化特征。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白牡丹的美丽,表达了对自然的赞美和对内心情感的细腻探索,反映了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及对自由的渴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白牡丹:象征纯洁、高贵的情感。
  • 朱栏:象征生活的环境和限制。
  • 玉色:代表美丽与高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白牡丹的颜色与哪种花朵相比?

    • A. 红色的花朵
    • B. 黄色的花朵
    • C. 蓝色的花朵
    • D. 紫色的花朵
  2. 诗中“亭亭并立”的意思是?

    • A. 形态丑陋
    • B. 高高挺立
    • C. 倾斜倒下
    • D. 低伏于地
  3. 诗人通过白牡丹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激情
    • B. 思念
    • C. 忧伤
    • D. 开心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月下独酌》
  • 杜甫的《春望》

诗词对比:

对比陈谠的《浔阳白牡丹》与李白的《月下独酌》,两者均展现了对美的追求和对内心情感的细腻刻画,但前者更侧重于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而后者则更强调诗人的孤独与内心世界的丰富。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辞典》
  • 《诗词鉴赏与创作》